园居杂诗(其三)

皇天不悔祸,积非遂成理。

乱世多伟人,圣言召群毁。

廓然去藩篱,未睹宫室美。

一鬨倾国维,再裂到人纪。

不知近何为,倏又大波起。

树底闻扣门,动色走邻里。

深人含一悲,智士持两是。

有如凶岁农,颠倒晴阴里。

嗟余忧患馀,脱屣到妻子。

忘身未忘世,那便了生死。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鉴赏

此诗《园居杂诗(其三)》由清代末年至近现代初的诗人俞明震所作。诗中以深沉的笔触,描绘了社会动荡、人心惶惶的景象,以及在这样的背景下,人们内心的挣扎与思考。

首句“皇天不悔祸,积非遂成理”,开篇即揭示出社会的不公与混乱,仿佛天道无常,历史的进程难以逆转。接着,“乱世多伟人,圣言召群毁”一句,既赞美了乱世中英雄辈出,也暗含对圣贤言论被误解乃至破坏的无奈。

“廓然去藩篱,未睹宫室美”则表达了对理想世界的向往,但现实却总是与之相悖。“一鬨倾国维,再裂到人纪”描绘了社会动荡的剧烈程度,国家秩序崩溃,道德伦理受到冲击。

“不知近何为,倏又大波起”揭示了社会变迁的不可预测性,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树底闻扣门,动色走邻里”通过日常生活场景,展现了人们面对外界变化时的紧张与不安。“深人含一悲,智士持两是”表现了知识分子在复杂社会中的矛盾心情,既有对社会现状的悲叹,也有对自身立场的审慎思考。

“有如凶岁农,颠倒晴阴里”将个人命运比作在恶劣年景中挣扎的农民,形象地描绘了生活的艰难与不确定性。“嗟余忧患馀,脱屣到妻子”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过往经历的反思,以及对家庭责任的深刻理解。“忘身未忘世,那便了生死”则是诗人对生命意义的终极追问,即使牺牲自我,也要为社会尽责,体现了高尚的人格追求。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对社会现象的细腻描绘和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对时代变迁的敏锐洞察和对人性本质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254)

俞明震(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夜雨待萧稚泉不至

逢君三月暮,不似往年春。

况听荒城雨,同为永夜人。

安危灯共影,喧寂树成邻。

坐久晨光动,还看百态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早泛清溪

清溪绕栏行,看山如屋里。

春风吹不晴,晨光在烟水。

未觉轻桨移,隐隐双桥驶。

绿草高上城,下有女墙圮。

野航旧画船,萧瑟柳阴底。

柳阴茶灶香,三五聚邻里。

渐忘独行悲,差有生还喜。

归来未停午,花木净如洗。

鸟语传两家,山光争一几。

送客还闭门,高眠日斜起。

形式: 古风

偶成(其一)

再来仍隔世,一笑是还家。

窗有三年纸,春无十日花。

野藤低挂笋,暗水暖藏蛙。

料理閒中事,安居愿已奢。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偶成(其二)

石径春泥满,花篱暗草侵。

乱馀悲世晚,人老闭门深。

客以新醅至,天教霁月临。

离离墙外影,栽竹渐成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