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舂歌

机舂结草溪之唇,翳桑古柳联清阴。

无人认得东流水,如此妙旨谁知音。

碧渠走峻琉璃滑,鸣瀑怒卷波澜阔。

飞轮转拨无已时,试问此机是谁发。

此机欲见妙无形,此机那复声可闻。

自从清浊未高下,直至而今无暂停。

上有茅斋人静止,日用变化心如水。

斋名果育定何如,为言只此机舂是。

形式: 古风

翻译

机舂坐落在溪边,与古柳荫相连
流水无人识,谁能理解这深意
碧绿的渠道如琉璃般光滑,瀑布怒吼着卷起大浪
飞轮不断转动,不知何时停止,这是谁启动的呢
这奇妙的机舂无形可见,无声可闻
自从世间清浊未分,它从未停歇至今
茅屋之上人静寂,日常变化如流水般自然
这茅斋名为'果育',究竟如何,只说这机舂便是答案

注释

机舂:古代的一种农具,用来舂米。
溪之唇:形容溪流边的位置。
翳桑:遮蔽的桑树。
东流水:象征时间流逝或无常。
妙旨:深奥的道理或意境。
碧渠:清澈的水渠。
鸣瀑:发出响声的瀑布。
飞轮:快速旋转的轮子。
清浊:比喻世事的善恶、好坏。
日用:日常生活。
斋名:居所的名字。
果育:可能指教化或养育之义。

鉴赏

这首诗名为《机舂歌》,作者是宋代的钱时。诗中通过描绘机舂与自然环境的交融,展现了诗人对机巧与自然和谐关系的独特见解。"机舂结草溪之唇,翳桑古柳联清阴",形象地写出机舂与溪流、古柳共生的场景,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古朴的画面。"无人认得东流水,如此妙旨谁知音",表达了机巧背后蕴含的深意,暗示着只有智者才能领悟其内在的智慧。

"碧渠走峻琉璃滑,鸣瀑怒卷波澜阔",运用比喻描绘流水和瀑布,进一步强调了自然之力与机械运作的协调。"飞轮转拨无已时,试问此机是谁发",则揭示了机舂的连续运转,引发读者对创造者的思考。

"此机欲见妙无形,此机那复声可闻",强调了机舂的无声无息,却又蕴含着巨大的力量。"自从清浊未高下,直至而今无暂停",表明这种机械运行的恒久与公正,不受任何偏见影响。

最后,诗人将日常生活的静谧与机舂的活动相联系,"上有茅斋人静止,日用变化心如水",表达出在日常生活中,人心应如流水般平静,接受并适应变化。诗的结尾以"斋名果育定何如,为言只此机舂是"收束,再次点题,机舂不仅是实用工具,更是象征着生活智慧与自然和谐的哲学寓言。

收录诗词(323)

钱时(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绝意科举,究明理学。江东提刑袁甫建象山书院,招主讲席。理宗嘉熙二年以荐授秘阁校勘,召为史馆检阅,求去,授江东帅属归。有《周易释传》、《学诗管见》、《融堂书解》、《四书管见》、《两汉笔记》等

  • 字:子是
  • 号:融堂
  • 籍贯:严州淳安

相关古诗词

池上感梅

青梅如豆叶如钱,尚有馀花一颗圆。

应笑东君大时样,冰霜冷眼看春妍。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竹所见梅

岁华冉冉走尘沙,望着家山便仙家。

竹所夜深风戛玉,道人消坐共梅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余与吕守之买舟西归林常甫吴清淑吕伯起出饯江楼古调以别

两角勍触蛮,八荒等兄弟。

人生天地间,贵在情义耳。

嘉禾二三友,一见倾底里。

春风散天和,非彼亦非此。

清淑温以直,常甫正而美。

东涉金沙雪,西挹钱塘水。

舟泛月双湖,辔联松九里。

冬春朔四换,追随实终始。

宣桥岁云暮,乃复得伯起。

颀然出玉山,臭味林吴似。

修门亦旬月,朝夕相料理。

饯我江上楼,楼栏豁天宇。

海山渺无际,呼吸入窗几。

长鲸骇高浪,卷舒在吾趾。

风帆擘天出,揖别苦无语。

共挽春江涛,洒作苍生雨。

形式: 古风

赤石庵

野花啼鸟日初迟,拂面和风酒一卮。

草草山房终胜俗,堂堂春色易成诗。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