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应即景

宿鹭眠鸥水满田,败荷疏柳雨晴天。

帘招村市谁家酒,风送帆樯何处船。

隔岸数声牛背笛,斜阳一抹渡头烟。

沧洲风景那须画,著我居閒乐事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宝应即景》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生动的乡村画卷。诗中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存。

首句“宿鹭眠鸥水满田”,描绘了夜晚的宁静,鹭鸟和鸥鸟在水田中休息,水面因雨水充盈而显得格外丰盈。这一景象既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之美,也暗示了夜晚的宁静与安详。

“败荷疏柳雨晴天”一句,将视角转向雨后的景象,残败的荷花与稀疏的柳树在晴朗的天空下形成对比,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与生命的轮回之感。

“帘招村市谁家酒,风送帆樯何处船”两句,通过酒帘和帆船的意象,引出了乡村生活的烟火气,让人仿佛能闻到远处酒香,看到远方船只的影子,感受到生活的温馨与远方的期待。

“隔岸数声牛背笛,斜阳一抹渡头烟”描绘了傍晚时分的田园风光,牛背上悠扬的笛声与夕阳下的炊烟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充满诗意的画面,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赞美。

最后,“沧洲风景那须画,著我居閒乐事便”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与内心的宁静,认为无需刻意描绘,只需置身其中,就能体验到生活的乐趣与满足。

整体而言,《宝应即景》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明末乡村生活的宁静与美好,以及诗人对自然与生活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33)

李胜原(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客中遣兴

薰风初动日初长,红蹙榴花出短墙。

旧识不来情思懒,北窗高枕卧羲皇。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九月十五夜月蚀

万里渊澄见斗参,官城禁鼓二更深。

一轮蟾魄摩妖气,半夜金精犯太阴。

风露有声秋耿耿,山河无影暗沉沉。

凭栏何处孤吟客,亟欲圆回补缺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觅竹

为爱君家千个竹,吾庐欲致两三竿。

不栽也恐令人俗,多觅何妨著地宽。

未拟丛中留凤宿,且看根下有龙蟠。

愿分风月归吟韵,共结坚盟到岁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白燕

年年春社渡江津,变化乌衣国里身。

画栋营巢情有诉,缁衣换白净无尘。

衔泥立幕双环玉,掠水穿花一剪银。

莫是旧时王谢宅,閒披缟素不惊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