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履山房二章为醉梦生赋上言感下言适也(其二)

丙舍依墓田,丁年托林薮。

平湖址吾前,崇山障其后。

苍翠日夕滋,时能逗窗牖。

梅花及桃李,谷量若升斗。

造物使之奢,何必皆已有。

主人不恒出,出则呼顾叟。

缓步以当车,信足足不负。

是故安履名,无妨徇俗口。

益以废丘瘠,与室长相守。

形式: 古风 押[有]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自然之美的画面。诗人王世贞通过细腻的笔触,将自己所居之所——安履山房,置于一片墓田与树林之间,平湖与高山的环抱之中,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亲近自然的氛围。

“丙舍依墓田,丁年托林薮。”开篇即点明了山房的位置,墓田与树林的环境,给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哀愁的感觉。“平湖址吾前,崇山障其后。”接着描述了山房前后的自然景观,平湖与崇山,既展现了自然的壮丽,又为山房增添了几分静谧与神秘。

“苍翠日夕滋,时能逗窗牖。”日暮时分,苍翠的景色更加浓郁,偶尔会映入窗户,让居住者感受到自然的呼吸与生命力。“梅花及桃李,谷量若升斗。”梅花与桃李在山谷中绽放,虽小如升斗,却散发着清新的香气,象征着生命的坚韧与美丽。

“造物使之奢,何必皆已有。”诗人感慨于大自然的慷慨与丰富,认为万物的存在自有其价值,不必强求拥有。“主人不恒出,出则呼顾叟。”主人不常外出,偶尔外出也会呼唤老仆人一同前往,体现了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态度。

“缓步以当车,信足足不负。”在这样的环境中,步行成为了一种享受,不再需要车辆,足下的每一步都充满了乐趣与满足。“是故安履名,无妨徇俗口。”安步当车,不仅身体得到了锻炼,心灵也得到了安宁,这种生活态度无需他人理解或认同。

“益以废丘瘠,与室长相守。”最后,诗人表达了对这片土地的深厚情感,即使它荒废贫瘠,也愿意与之长久相伴,体现了对自然与生活的深深热爱与尊重。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绘和对生活态度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宁静、和谐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以及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7088)

王世贞(明)

成就

作品:《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觚不觚录》、《弇州山人四部稿》

经历

明代的文学家、史学家。为“后七子”领袖之一。官刑部主事,累官刑部尚书,移疾归,卒赠太子少保。好为古诗文,始于李攀龙主文盟,攀龙死,独主文坛二十年。

  • 称谓:又号弇州山人
  • 字:元美
  • 号:凤洲
  • 籍贯:太仓(今江苏太仓)
  • 生卒年:1526年-1590年

相关古诗词

答汪子且志规也(其一)

和璧不易采,骊珠诚难摘。

当其入手时,天地为动色。

岂无秦廷念,所戒在一失。

重襺戢其光,惧为狙者识。

是以希世宝,往往韬山泽。

形式: 古风

答汪子且志规也(其二)

峨峨岩桂芬,因风来拂鼻。

冉冉谷中兰,幽芳当自媚。

受质宁有殊,畴能违势地。

今人贵钱刀,古人贵意气。

韦布而千秋,默成乃为贵。

形式: 古风

答汪子且志规也(其三)

东家炼凡铅,将用给其贫。

西家富丹砂,鼎鼒杂然陈。

未窥先天旨,安能妙形神。

彼妄固已妄,此真讵云真。

彼妄特误人,此真将误身。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明卿以古诗见贻谓同日得吾兄弟书且感子与之讣辞旨酸楚仆所倚和几不忍读矣

北风摧雁行,一飞一栖止。

虽不罥网罗,相距数千里。

噭噭双鸣声,何当堕江汜。

赖此同心人,征弦寄流水。

俯仰天地间,慨焉数知己。

晨宿次第沈,夕照易迁晷。

毋为往者叹,来者孰离此。

生味日以漓,代舍日以圮。

抱此百世知,有涯谁为纪。

荆棘旦暮长,幸其当涂轨。

寄声勉加餐,相将保田里。

形式: 古风 押[纸]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