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居感怀十七首(其十二)

道丧学术敝,士心日汗卑。

跻扳得斗禄,宁使节行堕。

古人安分义,卿相有不为。

栖栖粪土中,困处固其宜。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对当时社会风气和士人价值观的深刻反思。首句“道丧学术敝”,揭示了道德沦丧、学问衰败的社会现状,暗含对时代风气的不满与批判。接着,“士心日汗卑”进一步描绘出士人们在这样的环境中逐渐丧失了高尚情操,变得低俗平庸的情景。

“跻扳得斗禄,宁使节行堕”两句,通过对比,表达了作者对于追求物质利益可能导致道德品质下降的担忧。这里,“跻扳”比喻艰难地向上攀登,获取高官厚禄;“斗禄”指微薄的俸禄,这里用来形容高官的薪酬。作者认为,为了获取高官厚禄,士人们可能会牺牲自己的原则和品行,这是他所不愿看到的。

“古人安分义,卿相有不为”则引用古人坚守本分、不为高位所动的例子,强调了作者对于保持个人操守和坚持道德准则的重视。他认为,即使是卿相之位,也不应轻易放弃自己的原则和道德底线。

最后,“栖栖粪土中,困处固其宜”表达了作者对身处困境中的士人的同情与理解。这里的“粪土”比喻地位低下或处境艰难的地方,暗示了作者对社会底层人士的关怀,同时也体现了他对士人在艰难环境中的坚韧与适应能力的认可。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社会现象的深刻剖析,展现了作者对于道德、理想与现实之间冲突的思考,以及对保持个人操守和坚守道德原则的强烈呼吁。

收录诗词(408)

方孝孺(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希古,曾以“逊志”名其书斋,因其故里旧属缑城里,故称“缑城先生”;又因在汉中府任教授时,蜀献王赐名其读书处为“正学”,亦称“正学先生”,明朝大臣、学者、文学家、散文家、思想家。后因拒绝为发动“靖难之役”的燕王朱棣草拟即位诏书,被朱棣杀害。南明福王时追谥“文正”

  • 字:希直
  • 号:逊志
  • 籍贯:宁海
  • 生卒年:1357—1402年7月25日

相关古诗词

閒居感怀十七首(其十三)

俗士不知道,喜以异自雄。

安知名世者,固与常人同。

圣贤尽其常,纵浪礼义中。

何须骛神变,惝恍惊群聋。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閒居感怀十七首(其十四)

内有丘山重,外有秋毫轻。

于心不自得,谁免慕荣名。

少贱事干谒,尊贵乐骄盈。

焉知陋巷士,尘芥视簪缨。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次王仲缙感怀韵十首兼呈张廷壁(其一)

哲后践贞轨,简策有馀馥。

彼或趋卑污,流恶宁有足。

明达知所师,鉴古以自烛。

惟王实天纵,虚心湛无欲。

学道期济人,为善靡徼福。

群书不去手,万理瞭在目。

鄙臣守铅椠,恩光蒙远瞩。

穆如首夏风,煦若阳春旭。

才微愧宠厚,迹贱惭爱笃。

报德谅无阶,锡嘏徒有祝。

形式: 古风

次王仲缙感怀韵十首兼呈张廷壁(其三)

祸生既有胎,福茂讵无根。

玄理谅不爽,群动何纭纭。

商周数百载,积累基至仁。

胤嗣岂皆贤,所藉先泽存。

后王昧经远,谋虑止其身。

于道或隅合,秉心殊未纯。

永怀极盛时,民物熙阳春。

孟氏好斥霸,恶彼能乱真。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