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城路.为余素盦题词砚斋品砚图

松窗涵蓄澄泥影,帘栊顿收凉意。

石骨镌苔,溪腴范雪,昼锦犹生苍翠。商量位置。

费月斧云斤,百船娟媚。

坦腹安排,田田一点照心地。

霜红头白老去,向汀茫自写,肘方奇字。

枕畔琴丝,灯前笛谱,并入蟾蜍残泪。女天无计。

叹袖手人间,鼠肝虫臂。若问前身,玉皇香案吏。

形式:

鉴赏

这首《台城路·为余素盦题词砚斋品砚图》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的李宣龚所作,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砚斋品砚的画面。开篇“松窗涵蓄澄泥影,帘栊顿收凉意”描绘了砚斋环境的清雅,窗外松影映在澄泥砚上,室内透过窗帘感受到一丝凉意,营造出宁静的氛围。

接着,“石骨镌苔,溪腴范雪,昼锦犹生苍翠”运用比喻,将砚台比作石头,表面刻有青苔,犹如溪流带来的洁白雪花,砚面的纹理在阳光下显得生机盎然,富有自然之美。

“商量位置”至“田田一点照心地”则细致描绘了砚台的布局和主人对它的精心布置,仿佛砚台有自己的生命,与主人心意相通,照亮了主人的心灵世界。

“霜红头白老去,向汀茫自写,肘方奇字”通过“霜红头白”形容岁月流逝,砚台陪伴主人度过时光,留下独特的印记,仿佛在无人的汀洲上书写着主人的故事。

最后,“枕畔琴丝,灯前笛谱,并入蟾蜍残泪”借琴声和笛音,以及砚上的墨迹,表达了主人的情感寄托,如同月夜中的泪痕,深沉而感伤。

整首词以砚斋为载体,展现了主人与砚之间的深厚情感,以及对人生沧桑的感慨,体现了作者对传统文化的深情厚意和对生活的独特见解。

收录诗词(116)

李宣龚(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浣溪纱.为王欣夫题学礼斋饯春图

早识花开不是春。更堪屐齿碾成尘。

一杯酒意异新陈。

赤县已无长系日,郑乡犹有未归人。

庄头带草碧如茵。

形式:

千秋岁.无恙将归虞山,以己卯九月所画菊帧见赠,依调奉答

四年重九。弹指真非久。彭泽菊,高阳酒。

身经戎马际,梦落羲皇后。

归去也,江湖处处逋逃薮。

咫尺龙山会,卧病难禁受。魂未断,心堪剖。

花簪垂老鬓,画出能诗手。

人健在,孟嘉懒作桓温友。

形式:

庆清朝(其一)题王酉室半偈盦图

青桂连蜷,一袈裟地,佛龛雕缕如新。

白毫弹指非非,梦亦成尘。

赢得后来好事,一图分作两家春。

今犹昔从来大隐,都住金门。

此日停云群从,论休承才调,数道君身。

祖庭爱士,泃濡欲湿枯鳞。

苦叹焦桐未遇,殷勤为拂爨余痕。

投珠恨,转成佳话,翻尽陈因。

形式:

庆清朝(其二)叠前韵,赠巢隐丈

盘石留题,松窗半偈,温岐诗句翻新。

画图重展,犹留燕市缁尘。

还我青毡故物,依稀寒谷忽生春。

谁持赠,虞山夫子,当代龙门。

忆否铜坑山谷,看梅花如雪,百亿分身。

归来痛饮,湖边网得银鳞。

曩日纪群小友,鬓霜已改镜中痕。

归何日山中老柏,共话前因。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