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光得道中》由金末元初时期的诗人段成己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独自行走在旅途中的内心感受与哲学思考。
首句“行行不觉到斜阳”,生动地展现了诗人行进间对时间流逝的不经意,仿佛在不经意间,太阳已经悄悄滑向了天边,暗示着人生的短暂与时光的不可逆。这种对时间的感知,既是对自然现象的客观描述,也是对生命意义的深刻反思。
次句“顾影频惊尔许长”,诗人回头望见自己的身影,不禁感到惊讶于自己的成长或变化。这里的“尔许长”不仅指身体的长度,更蕴含着心灵的成长、智慧的积累或是人生经历的丰富。这一句通过自我观察,表达了对自我变化的敏感和对成长过程的感慨。
第三句“返照此身还此是”,诗人通过“返照”(即回望)的动作,审视自己,强调了自我认知的重要性。这句话意味着无论外界环境如何变化,个体的本质和真实自我始终不变。它倡导了一种内在的、不变的自我认同,提醒人们在追求外在成就的同时,也不应忽视内心的坚守与本质的追寻。
最后一句“莫因外景便承当”,告诫人们不应被外界的景象所迷惑,而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坚持自我,不为外物所左右。这句话体现了诗人对于独立思考和坚守本心的重视,鼓励人们在面对诱惑和压力时,能够保持自我,不随波逐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个人行旅中的观察与思考,探讨了时间、自我、本质与外界的关系,以及在复杂多变的世界中保持自我认同和独立思考的重要性。段成己以简洁而富有哲理的语言,展现了深邃的人生洞察和对个体价值的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