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道不属知,不属不知。知是妄觉,不知是无记。
若真达不疑之道,碍他铜盘不打老鼠。
所以抽身入,还从屋里来。
报教台凳稳,聊且劝三杯。
兄呼弟唤殷勤处,留得儿孙辨劫灰。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道昌的作品,以禅宗的视角探讨了知识与真理的关系。"道不属知,不属不知"表达的是道超越了认知的二元对立,既非可理解的知识,也不是无知的状态。"知是妄觉,不知是无记"进一步指出,无论是有知还是无知,都是对道的误解。"若真达不疑之道"强调只有真正领悟到无碍的真理,才能超越世俗的束缚。
"碍他铜盘不打老鼠"运用比喻,说明真正的智慧不会被琐事牵绊,即使是日常生活的琐事,如不用铜盘打老鼠。"抽身入,还从屋里来"则表达了回归内心、放下外在执着的重要性。
最后两句"报教台凳稳,聊且劝三杯",以日常生活中的场景作结,暗示即使在平凡中也能体验到道的安稳,不妨借此机会享受片刻的宁静,甚至通过饮酒来放松心情。
"兄呼弟唤殷勤处,留得儿孙辨劫灰"则寓言般地教导后人,在亲情的温暖中保持警醒,明白世事如过眼云烟,唯有智慧能分辨出什么是永恒的真理,即"劫灰",即世间一切事物的短暂和虚幻。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禅宗的语言,引导读者思考如何摆脱知识的局限,找到内心的平静和对生命本质的理解。
不详
针头削铁,佛面刮金。无处若有,出手便惊。
前面有虎,元来是汝。更问如何,冤苦冤苦。
担东过西,移前作后。马首千差,佛面百丑。
二俱不了,随合多少。纵使夜行,投明未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