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述

疏狂浑不称儒名,三十年来一未成。

留客未尝教便去,寻僧多半为闲行。

只愁酒尽黄花老,任取秋深白发生。

近欲衣冠如古制,原头野老莫相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谢晋的《自述》,通过诗人的自我叙述,展现了一位饱经世事、内心深沉的文人形象。

首联“疏狂浑不称儒名,三十年来一未成”开篇即点出诗人性格中的疏狂与不羁,虽怀有儒家之名,却未能在人生道路上取得显著成就,三十年的光阴匆匆而过,仍是一事无成。这里既有对自身境遇的感慨,也暗含着对理想与现实之间落差的无奈。

颔联“留客未尝教便去,寻僧多半为闲行”描绘了诗人在日常生活中对待朋友和僧侣的态度。他热情好客,不轻易让客人离去;同时,他也乐于与僧侣交往,多半是为了寻求心灵的慰藉和精神的寄托。这两句体现了诗人既渴望人际间的温暖,又追求精神上的超脱。

颈联“只愁酒尽黄花老,任取秋深白发生”进一步展示了诗人的生活态度和情感世界。他担心随着时光流逝,美酒不再,菊花凋零,自己的青春也将逝去;然而,他坦然接受岁月带来的变化,任凭秋深,白发丛生。这表现了诗人面对时间流逝的淡然态度,以及对生命自然规律的接纳。

尾联“近欲衣冠如古制,原头野老莫相惊”表达了诗人对于回归传统、恢复古代礼制的愿望。他希望社会能够尊重并传承古代的文化传统,同时也提醒那些生活在田野的老人们,不必因他的改变而感到惊慌或不安。这反映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深厚感情,以及对社会变革的某种期待和担忧。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自述的形式,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独特的个性特征以及对社会、人生的深刻思考。通过细腻的笔触,诗人将自己的内心世界展现在读者面前,让人感受到一种深沉而又不失豁达的人生态度。

收录诗词(513)

谢晋(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秋日雨中留饮千氏书楼

一声新雁起平川,秋水瀰茫接远天。

人倚碧阑干外雨,舟横芳草渡头烟。

归来举世无元亮,感慨斯时有仲宣。

今日故人皆满座,不妨沉醉菊花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宿开元精舍

落日树阴阴,禅幽静客心。

香烟秋殿寂,灯火夜厨深。

茗熟僧先睡,诗成佛对吟。

自怜耽僻志,只合卧云林。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长至日喜友人见过

今朝风日好,喜见一阳回。

檐鹊翻晴噪,家僮报客来。

履长忻有贺,献颂愧无才。

且共酬佳节,深深劝酒杯。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赋得秦淮夜泊送吴秀才归吴

烟雾淡笼月,泊舟依浅沙。

且沽今夕酒,听唱后庭花。

淮水迎归路,吴山看到家。

乡中莫留滞,慈母在京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