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金幼孜所作的《挽曾秬光荐(其二)》。诗人以沉痛的笔触,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怀念与哀悼之情。
首联“生死茫茫未可知,九原一去负深期。”开篇即道出生死无常,九泉之下已无法再续前缘,表达了对逝者离去的无奈与遗憾。接着,“偶看书札伤前事,细读新诗感昔时。”通过阅读逝者留下的书信与诗歌,诗人回忆起往日的美好时光,心中涌起无限的伤感与感慨。
“春雨兰苕空有恨,秋风玉树不胜悲。”春雨中,兰花似乎在诉说着无尽的怨恨;秋风中,白玉般的树木承载着难以言表的悲伤。这两句运用了象征手法,将自然界的景象与内心的悲痛相联系,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内心的痛苦与哀思。
最后,“向来哀乐真成梦,三尺空令著刻词。”诗人意识到,生前的喜怒哀乐如今都化为了虚幻的梦境,只有墓碑上的铭文,空留后人凭吊。这句话既是对逝者生命的终结的感慨,也是对人生无常的深刻反思。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对逝者离世后的哀思与怀念,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时间以及人与人之间情感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