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上人合动山间兴,吾恨衰迟学谢安。
纳屐操筇那有限,吹云落雨漫无端。
先凭报信春枝破,预想分题雪屋寒。
林下不谙人世苦,笑将霜鬓与君看。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令的作品,名为《约僧宿北山庵先寄平甫》。诗中表达了对友人的邀约和对自然美景的享受,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淡泊明志的情怀。
"上人合动山间兴,吾恨衰迟学谢安" 这两句写出了诗人对于高僧隐居山林、与世隔绝的生活方式产生了共鸣,而自己却因种种原因未能及时追随,学习古代隐逸谢安的境界,表达了一种对清净生活的向往和自我能力不足的遗憾。
"纳屐操筇那有限,吹云落雨漫无端" 这两句描绘了诗人在山中的一些日常活动,如采药、割草等,但这些行为都带有一种随性自然的态度,不受世俗规则的约束,反映出诗人对于自由自在生活状态的追求。
"先凭报信春枝破,预想分题雪屋寒"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友人的思念和对未来的期待。春天树枝回绿是自然界更新换代的象征,而雪屋则代表着冬日的宁静与寂寞。诗人通过这两种自然景象,传递出对友情深厚的祝愿和对未来生活美好的展望。
"林下不谙人世苦,笑将霜鬓与君看" 最后两句则是诗人在山中远离尘嚣,与友人共享宁静时光,不再了解或关心世间的苦恼,反而以一种超然的心态去面对生活,甚至能以欢笑来接受时间给予的折磨(霜鬓即白发),这是诗人对于生命、自然和友情的一种深刻体验和认知。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和内心的情感流露,展现了诗人追求超脱世俗、与大自然合一的精神世界。
不详
初字钟美,后改字逢原。原籍元城(今河北大名)。5岁丧父母,随其叔祖王乙居广陵(今江苏扬州)。长大后在天长、高邮等地以教学为生,有治国安民之志。王安石对其文章和为人皆甚推重。有《广陵先生文章》、《十七史蒙求》
吏隐盂城九十旬,丰年日日是佳辰。
赋成席上犹飞雪,歌动梁间已落尘。
此地谁为爱酒伴,他时傥忆种花人。
五坛芍药齐教放,何处扬州更觅春。
帆落帆开两渡头,洞庭木叶扰离愁。
青山带日低平野,白浪随风过别洲。
月静沙寒知雁宿,云深水暖羡鱼游。
画桥隐隐横天汉,人度空中影倒流。
寒光万顷淡高秋,粉壁朱栏净客愁。
晚月萧萧闻落叶,晴天历历数飞鸥。
烟横绝岛疏难捲,月在平波莹不流。
怀抱未忘知有处,且吟风笛醉沧洲。
天藏物启有灵根,玉乳银浆岂易分。
净鉴当空寒自照,流珠落涧远先闻。
润生冉冉双林雨,香出濛濛一井云。
今日石鱼行酒地,次山重为勒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