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图应制

化塔龙山起,中天凤辇迂。

綵旒牵画刹,杂佩冒香萸。

宝叶擎千座,金英渍百盂。

秋云飘圣藻,霄极捧连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

翻译

在龙山之巅建起了高塔,天子的车驾绕道而行。
彩旗牵引着描绘有图画的寺庙,佩戴着各种香囊的人们混杂其中。
宝塔如同千座手指高举,金色的花朵浸润在百个祭器之中。
秋天的云彩飘荡着神圣的文采,天空仿佛捧起了一串串明珠。

注释

化塔:建造的高塔。
龙山:地名,可能指代某座山。
起:建立。
中天:天空中。
凤辇:天子的车驾,因形似凤凰故称。
迂:绕行。
綵旒:彩旗,装饰有流苏的旗帜。
画刹:描绘有图画的寺庙。
杂佩:各种香囊或饰品。
香萸:一种香草,常用于祭祀。
宝叶:可能指塔上的装饰物,如宝塔的叶片。
千座:形容众多。
金英:金色的花朵。
渍:浸润。
百盂:百个祭器。
秋云:秋天的云。
飘圣藻:比喻皇帝的文采如圣人的辞藻。
霄极:天空的极高处。
捧连珠:形象地描述天空中的星星如同捧起的珍珠串。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宏伟壮丽的佛教建筑景象,通过对慈恩寺浮图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宗教信仰之美好的赞颂。化塔龙山起,中天凤辇迂,是在形容这座浮图雄伟的气势,如同天上的神灵降临人间,显示出佛法的威严与庄重。

綵旒牵画刹,杂佩冒香萸,这两句则细致地描绘了塔刹上装饰华丽的各种物件和飘散着的香气,既展现了建筑的精美,也传达了一种超凡脱俗的精神氛围。

宝叶擎千座,金英渍百盂,通过对宝石与金属装饰的描写,更是突出了浮图的富丽堂皇,以及它在诗人心中的崇高地位。这两句诗也暗示了佛教中对于物质财富转化为精神追求的一种象征意义。

秋云飘圣藻,霄极捧连珠,最后两句诗则带来了一种超脱尘世的境界。秋云与圣藻相结合,使人联想到清净无染的佛教理想;而霄极捧连珠,则更进一步地描绘出一种通天达地、与宇宙合一的境界。

总体来看,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艺术才华,更重要的是,它通过对建筑物的细腻描写,传递了一种对于宗教信仰和精神追求的深切情感。

收录诗词(8)

卢藏用(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奉和立春游苑迎春应制

天游龙辇驻城闉,上苑迟光晚更新。

瑶台半入黄山路,玉槛傍临玄霸津。

梅香欲待歌前落,兰气先过酒上春。

幸预柏台称献寿,愿陪千亩及农晨。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奉和幸安乐公主山庄应制

皇女璚台天汉浔,星桥月宇构山林。

飞萝半拂银题影,瀑布环流玉砌阴。

菊浦香随鹦鹉泛,箫楼韵逐凤凰吟。

瑶池驻跸恩方久,璧月无文兴转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饯许州宋司马赴任

国为休徵选,舆因仲举题。

山川襄野隔,朋酒灞亭暌。

零雨征轩骛,秋风别骥嘶。

骊歌一曲罢,愁望正凄凄。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

宋主簿鸣皋梦赵六予未及报而陈子云亡今追为此诗荅宋兼贻平昔游旧

暮川罕停波,朝云无留色。

故人琴与诗,可存不可识。

识心尚可亲,琴诗非故人。

鸣皋初梦赵,蜀国已悲陈。

感化伤沦灭,魂交惜未申。

冥期失幽报,兹理复今晨。

前嗟成后泣,已矣将何及。

旧感与新悲,虚怀酬昔时。

赵侯鸿宝气,独负青云姿。

群有含妙识,众象悬清机。

雄谈尽物变,精义解人颐。

在阴既独善,幽跃自为疑。

踠彼千里足,伤哉一尉欺。

陈生富清理,卓荦兼文史。

思缛巫山云,调逸岷江水。

铿锵哀忠义,感激怀知己。

负剑登蓟门,孤游入燕市。

浩歌去京国,归守西山趾。

幽居探元化,立言见千祀。

埋没经济情,良图竟云已。

坐忆平生游,十载怀嵩丘。

题书满古壁,采药遍岩幽。

子微化金鼎,仙笙不可求。

荣哉宋与陆,名宦美中州。

存亡一暌阻,岐路方悠悠。

自予事山海,及兹人世改。

传闻当世荣,皆入古人名。

无复平原赋,空馀邻笛声。

泣对西州使,悲访北邙茔。

新坟蔓宿草,旧阙毁残铭。

为君成此曲,因言寄友生。

默语无穷事,凋伤共此情。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