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盛时众吹嘘,谪去众毁辱。
不为公存亡,幽兰春自绿。
欲书名相传,安得南山竹。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所作的《丙寅十四首效韦苏州(其十一)》。诗中,黄庭坚以对比的手法描绘了一个人物在盛时备受吹捧,而在遭遇贬谪时则受到众人诋毁的境遇。他强调,这个人并未因外界的起落而改变自己的操守,如同幽兰即使身处困境,春天依然会自我繁茂。诗人表达了对高尚品格的赞美,同时也暗示了对流传美名的愿望,然而这愿望又难以实现,如同寻找南山的竹简来书写其事迹。整首诗寓言性强,通过形象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于人生沉浮和人格坚守的独特见解。
不详
晚号涪翁,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雪霁草木动,春融烟景和。
嘉晨掩关坐,如此节物何。
同游得二子,晤对不在多。
城南有佳园,风物迎马首。
但赏主人竹,不饮主人酒。
红日媚紫苔,轻风泛春柳。
我思五柳翁,解作一生事。
得钱送酒家,便静寻山寺。
念我还如此,翁应会人意。
三公未白发,十辈乘朱轮。
只取人看好,何益百年身。
但愿长今日,清樽对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