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黄牡丹》由明代末年至清代初期的诗人彭孙贻所作。诗中以“黄牡丹”为题,描绘了黄牡丹的华美与尊贵,以及其在宫廷中的地位与象征意义。
首句“百宝阑前粲陆离”,以“百宝阑”为背景,形容黄牡丹在华丽的装饰下显得光彩夺目,陆离即色彩斑斓之意,形象地展现了黄牡丹的鲜艳与高贵。
“花王端合镇轩墀”一句,将黄牡丹比作“花王”,并指出其应居于显赫之地,象征着其在花卉中的王者地位和至高无上的尊荣。
“共看綵仗朝黄幄,重见姚家降帝姬”两句,通过描述人们共同观赏黄牡丹的壮观场面,以及将其与古代帝姬相提并论,进一步强调了黄牡丹的非凡地位和皇家气派。
“金屋佳人娇笑敛,色丝少妇綵毫疑”则运用拟人的手法,将黄牡丹比作金屋中的佳人,其娇笑敛态仿佛是佳人轻启朱唇,而“色丝少妇綵毫疑”则暗示黄牡丹的色彩如同少妇手中的彩笔,令人难以分辨其真伪,以此表现黄牡丹色彩之丰富与逼真。
最后,“东皇富贵原无匹,扫尽宫鸦六院眉”两句,以“东皇”指代春神,强调黄牡丹的富贵无双,不仅让整个宫廷为之倾倒,连宫中的鸟儿都为之动容,形象地描绘了黄牡丹在宫廷中的影响力和震撼力。
整首诗通过对黄牡丹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其外在的美丽与内在的尊贵,也蕴含了对自然之美与皇家气派的赞美,以及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