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琪树扶疏压瑞烟,玉皇朝客满花前。
山川到处成三月,丝竹经时即万年。
树石冥茫初缩地,杯盘狼籍未朝天。
东风小饮人皆醉,从听黄龙枕水眠。
这首诗描绘了一幕生动的春日宴饮景象,充满了诗人对自然美景和生活享乐的赞美。
“琪树扶疏压瑞烟”一句,以琪树(一种珍贵的树木)作为画面中的主体,形容其枝叶繁茂,遮天蔽日,连同那淡淡的瑞气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个祥瑞氛围。接着,“玉皇朝客满花前”则进一步扩展了这个美好的场景,把读者带到了一个充斥着帝王气息的宴会现场,那里挤满了品味高雅的宾客,他们或许是来欣赏这春日之美, 或是参与某种庆典。
“山川到处成三月”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中四月景色的无限赞叹,每一个山谷都像是进入了最为繁盛的三月时节。紧接着,“丝竹经时即万年”则通过音乐这一元素,传递出一种超越时间的永恒感受。似乎只要有了这美妙的旋律,即便是短暂的时光也能转化为悠长的岁月。
“树石冥茫初缩地,杯盘狼籍未朝天”两句,则描绘了一种宴饮过后的景象。树木和岩石在清晨的薄雾中显得朦胧而神秘,而那些散落一地的杯盘则说明了夜晚的盛宴已经过去,但天色尚未大亮,时间似乎凝滞不前。
最后,“东风小饮人皆醉”和“从听黄龙枕水眠”两句,则通过诗人对春风与酒的享受,以及对流水声响之美的沉醉,表现了他对这份闲适生活的深刻体验。黄龙(可能指的是某个地方的地名或别称)之水的潺潺声响,就像是一首摇篮曲,轻轻地拂过诗人的耳畔,让人在醉酒之后,便沉沉睡去。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春日宴饮场景的生动描绘,以及对自然美景和生活乐趣的细腻表达,展现了诗人对于生命中美好瞬间的珍视与感悟。
不详
九点秋烟黛色空,绿华归思颇无穷。
每悲驭鹤身难任,长恨临霞语未终。
河影暗吹云梦月,花声闲落洞庭风。
蓝丝重勒金条脱,留与人间许侍中。
年少英雄好丈夫,大家望拜执金吾。
闲眠晓日听鶗鴂,笑倚春风仗辘轳。
深院吹笙闻汉婢,静街调马任奚奴。
牡丹花下帘钩外,独凭红肌捋虎须。
自种双松费几钱,顿令院落似秋天。
能藏此地新晴雨,却惹空山旧烧烟。
枝压细风过枕上,影笼残月到窗前。
莫教取次成闲梦,使汝悠悠十八年。
桑叶扶疏闭日华,穆王邀命宴流霞。
霓旌著地云初驻,金奏掀天月欲斜。
歌咽细风吹粉蕊,饮馀清露湿瑶砂。
不知白马红缰解,偷吃东田碧玉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