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秦淮曲(其二)

千丝吐尽尚为蚕,花月心情事事堪。

前夕家园争乞巧,穿针小妇忆江南。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覃]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细腻的生活画面。"千丝吐尽尚为蚕",形象地写出蚕儿辛苦吐丝的情景,暗示了女子勤劳的品质和对生活的执着。"花月心情事事堪"则借花好月圆的美景,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情感的向往和对生活琐事的感慨,流露出淡淡的哀愁。

"前夕家园争乞巧",点出七夕节的传统习俗,家家户户都在热闹地乞求织女的智慧,以祈求巧手和幸福。"穿针小妇忆江南"则是通过小妇人穿针乞巧的动作,引出她对远方江南的思念,透露出一种思乡之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日常生活中的小事为切入点,融入了节日风俗和人物情感,展现了明末清初社会生活的一个侧面,以及作者对于人间烟火气和离愁别绪的独特感悟。

收录诗词(14)

冒襄(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号朴庵,又号朴巢,明末清初的文学家。康熙三十二年,卒,年八十有三,私谥潜孝先生。一生著述颇丰,传世的有《先世前征录》、《朴巢诗文集》、《岕茶汇抄》、《水绘园诗文集》、《影梅庵忆语》、《寒碧孤吟》和《六十年师友诗文同人集》等。其中《影梅庵忆语》洋洋四千言,回忆了他和董小宛缠绵悱恻的爱情生活,是我国忆语体文字的鼻祖

  • 字:辟疆
  • 号:巢民
  • 籍贯:南直隶扬州府泰州如皋县(今江苏如皋)
  • 生卒年:公元1611-1693年

相关古诗词

小秦淮曲(其三)

游侠髯麻柳敬亭,恢谐笑骂不曾停。

重逢快说隋家事,又向河亭一日听。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青]韵

送别陈其年

城角苍凉夜如水,江干北风一千里。

故人驾言欲遄征,薄暮呼童具行李。

慷慨握手出城隅,欲别不别歌《骊驹》。

酒酣相顾各叹息,仰天熟视西飞乌。

须臾月落孤城堞,茫茫万里江涛叠。

挥手河梁归去来,孤帆六幅轻如叶。

吁嗟聚散何太悲,人生自有别离时。

去年惜别寒江畔,今年又作送君词。

君归勿复伤迟暮,世人谁爱扬雄赋。

铜官山头百草枯,好向霜天猎狐兔。

形式: 古风

遂情

夙昔志旷间,奋毅脱俗累。

日急食与眠,余若悉可已。

淡极精神生,随意娱笔纸。

当暑卧南轩,客至常不起。

忘谢迎送失,坦然废冠履。

扪心无是非,何暇计誉毁。

白云上古来,就我行复止。

好客懒贳酒,清谈顾移晷。

留去皆自然,交情信如水。

吾方学草木,委形阴阳里。

傥人患我真,弃置同泥滓。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酬杜纯一年兄久别相见赠言

宇内甚旷远,日月一何速。

久别十余年,容颜易昔夙。

把酒话浮沈,世事良反覆。感君云霄客,谆谆念朴?。

薄才安蹇劣,非能爱林麓。

况值愁病侵,甘心学草木。

所恃有故人,脱蓑方秉轴。

立贤遍远迩,造我苍生福。

四海息兵荒,野老乐耕读。

转瞬功成时,偕手说蕉鹿。

形式: 古风 押[屋]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