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云根嶂之背度双井转嘉树亭

蹑屐穿云根,恍见双明星。

下有百尺泉,辘轳破泓渟。

出没沿涧帻,向背临溪亭。

老树何年植,郁作虬龙形。

逗云拥芊眠,蔽日结沈冥。

广池无烦暑,曲槛有清泠。

何必平泉石,憩此酒亦醒。

形式: 古风 押[青]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云根嶂的探索之旅,从穿行于云雾缭绕的山间,直至发现双明星的神秘景象。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与幽静,以及人在其中的渺小与和谐共存。

首句“蹑屐穿云根”,以“蹑屐”这一动作形象地描绘了登山的过程,同时“穿云根”则暗示了旅程的艰难与神秘。接着,“恍见双明星”一句,将读者带入了一个超凡脱俗的境界,双明星的出现仿佛是自然界的奇迹,令人感到既惊喜又敬畏。

随后,诗人描述了下方的景象:“下有百尺泉,辘轳破泓渟。”百尺泉的清澈与宁静,与上方的神秘形成对比,展示了自然界的多样性和和谐之美。接下来的“出没沿涧帻,向背临溪亭”两句,通过动态的描绘,展现了水流与山势的相互作用,以及人在自然中的位置和体验。

“老树何年植,郁作虬龙形。”这两句赞美了古老的树木,它们仿佛是自然界的守护者,以其独特的形态诉说着时间的故事。而“逗云拥芊眠,蔽日结沈冥”则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幽深与神秘,云雾的缭绕与日光的隐匿,共同营造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

“广池无烦暑,曲槛有清泠”两句,将视角转向了水边的凉亭,表达了即使在炎热的夏日,也能找到一片清凉之地的美好愿望。最后,“何必平泉石,憩此酒亦醒”则以反问的形式,强调了在自然之中寻找心灵慰藉的重要性,即便是在饮酒之时,也能获得精神上的清醒与解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以及在自然中寻求心灵寄托的愿望。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诗人成功地构建了一个既神秘又和谐的自然世界,让读者在阅读中感受到心灵的净化与提升。

收录诗词(7088)

王世贞(明)

成就

作品:《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觚不觚录》、《弇州山人四部稿》

经历

明代的文学家、史学家。为“后七子”领袖之一。官刑部主事,累官刑部尚书,移疾归,卒赠太子少保。好为古诗文,始于李攀龙主文盟,攀龙死,独主文坛二十年。

  • 称谓:又号弇州山人
  • 字:元美
  • 号:凤洲
  • 籍贯:太仓(今江苏太仓)
  • 生卒年:1526年-1590年

相关古诗词

自分胜亭沿留鱼涧度玢碧梁

孤亭介林端,隐显表异岐。

高树上干霄,万卉发华滋。

绝涧若修蛇,屈曲复逶迤。

微飙激清波,鳞甲忽参差。

游鱼迷故径,落英恋回漪。

绝壑架飞梁,可以探翠微。

所至与目谋,焉知足力疲。

形式: 古风

由玢碧梁踰险得九龙岭

涧穷路欲绝,兹梁忽中亘。

下当舍身壑,上当侧足径。

虽尔踸踔中,悠然见宏胜。

偃蹇九丈夫,相观易为劲。

晨露被膏沐,夕飙发清听。

生不愿秦封,但愿不违性。

形式: 古风

傍广心池为敛霏亭与振屧廊相对

夕景无不佳,此亭有余姿。

紫翠在诸峰,回光弄涟漪。

倦鸟将趋宿,犹复念渴饥。

鯈鱼惊隙照,群跃不支持。

虽尔近昏黄,呼酒且自怡。

为乐当迟暮,兹意将告谁。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登来玉阁俯广心池与西山对下为振屧廊

昔我栖兹阁,兹阁临广池。

澄月激文波,滟滟破帘帷。

揽衣起彷徨,恍然见三垂。

皎镜中天悬,万玉正参差。

下有振屧声,故人谼中来。

屧声一何厉,语笑何柔怡。

为我标来玉,比德良不亏。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