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安溪三日按事未竟

县郭四依山,清流下如驶。

居民烟火少,市列无行次。

岚阴常至午,阳景犹氛翳。

向夕悲风多,游子不遑寐。

我来亦何事,吏乘古所记。

奉檄正淹留,何当语归计。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安溪停留三日,因公务未能完成而滞留的情境。首句“县郭四依山,清流下如驶”描绘了安溪四周环山,一条清澈的水流快速流下的景象,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生机勃勃的氛围。接着,“居民烟火少,市列无行次”则点明了这里的居民稀少,市场秩序散乱,展现出一种远离尘嚣的宁静生活状态。

“岚阴常至午,阳景犹氛翳”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安溪的自然环境,午后的山岚弥漫,阳光被雾气遮挡,给人一种朦胧而神秘的感觉。最后,“向夕悲风多,游子不遑寐”则表达了傍晚时分,凄凉的风吹过,让远行的旅人难以入眠,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我来亦何事,吏乘古所记。奉檄正淹留,何当语归计。”作者反思自己此行的目的,似乎是为了公事,却因公务未了而滞留。他自问来此有何意义,并表达了对早日返回家乡的期待。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作者对现实与理想的思考,以及对自由与归宿的渴望。

收录诗词(1440)

朱熹(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一字仲晦,晚称晦翁,又称紫阳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逆翁。谥文,又称朱文公。汉族,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三明市)。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 字:元晦
  • 号:晦庵
  • 籍贯:云谷老
  • 生卒年: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

相关古诗词

安溪书事

清溪流不极,夕雾起岚阴。

虚邑带寒水,悲风号远林。

涵山日欲晦,窥阁景方沉。

极目无遗眺,空令愁寸心。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梅花两绝句(其一)

溪上寒梅应已开,故人不寄一枝来。

天涯岂是无芳物,为尔无心向酒杯。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梅花两绝句(其二)

幽壑潺湲小水通,茅茨烟雨竹篱空。

梅花乱发篱边树,似倚寒枝恨朔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柚花

春融百卉茂,素荣敷绿枝。

淑郁丽芳远,悠飏风日迟。

南国富嘉树,骚人留恨词。

空斋对日夕,愁绝鬓成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