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洪景伯新创清閟堂

向来杂芜秽,今忽快心目。

堂成风尘表,巧枕龙顾麓。

主人喜高节,此君出幽谷。

我梢舞翠凤,烟霏度寒玉。

挺然霜雪操,下笑桃李俗。

窗户回繁阴,书帙荫新绿。

萧骚蕴胜致,日日意自足。

况闻政事余,清集忘窘束。

真有文字乐,厌饫三万轴。

却恐乐未央,遄归紫泥促。

形式: 古风

翻译

一直以来环境杂乱,今日忽然心情舒畅。
厅堂建成,如超脱尘世,巧借龙脉山麓为依托。
主人崇尚高尚节操,这株松树似从深谷中走出。
我枝头翠凤起舞,轻烟飘过如过寒玉。
它傲然挺立,面对霜雪毫不畏惧,笑对桃李世俗。
门窗投下浓荫,书籍在新绿下静静陪伴。
这里充满雅韵,每日都感到心满意足。
更何况听说政务之余,聚会清闲忘却拘束。
真正享受的是读书之乐,哪怕读尽三万卷。
然而担心欢乐未尽,紫泥官函催促我迅速回归。

注释

芜秽:杂乱、污秽。
快心目:使心情愉快。
风尘表:超脱尘世。
巧枕:巧妙依托。
龙顾麓:龙脉山麓。
高节:高尚节操。
幽谷:深谷。
翠凤:翠绿的凤凰。
寒玉:寒冷的玉石。
桃李俗:世俗的桃李。
繁阴:浓密的树荫。
书帙:书籍。
胜致:美好的意境。
政事余:政务之余暇。
遄归:迅速返回。
紫泥:古代官府文书封面的紫色。

鉴赏

这首宋诗《赋洪景伯新创清閟堂》是曹勋所作,表达了对洪景伯新建堂室的赞美和欣喜之情。诗人首先称赞堂室的清新脱俗,犹如风尘之外的净土,巧借龙脉地势,显得尤为不凡。接着,他赞赏主人的高尚品格,如同深谷中的君子,令人敬仰。诗人笔下的翠凤翩翩起舞,烟雾缭绕,增添了清閟堂的雅致与仙气。

堂内不仅景色宜人,还充满了书香气息,窗户投下浓密的树荫,书卷在新绿中显得生机勃勃。诗人感受到这里的宁静与丰富内涵,每日在此都感到心满意足。他还提到,在这里可以暂时忘却政务的繁忙,享受到纯粹的文字乐趣,仿佛能读尽三万轴书籍。

然而,诗的尾句透露出一丝忧虑,担心这样的快乐时光过于短暂,朝廷召唤将至,自己不得不匆匆离去。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清閟堂的意境,流露出诗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

收录诗词(1494)

曹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世绩。宣和五年(1123),以荫补承信郎,特命赴进士廷试,赐甲科。靖康元年(1126),与宋徽宗一起被金兵押解北上,受徽宗半臂绢书,自燕山逃归。建炎元年(1127)秋,至南京(今河南商丘)向宋高宗上御衣书,请求召募敢死之士,由海路北上营救徽宗。当权者不听,被黜。绍兴十一年(1141),宋金和议成,充报谢副使出使金国,劝金人归还徽宗灵柩。十四年、二十九年又两次使金。孝宗朝拜太尉。著有《松隐文集》、《北狩见闻录》等。他的诗比较平庸,但有几首使金诗颇值得注意

  • 号:松隐
  • 籍贯:颍昌阳翟(今河南禹县)
  • 生卒年:1098—1174

相关古诗词

遗所思

君行既云远,我思日以长。

思君无所遗,宝带双鸳鸯。

鸳鸯不相失,锦翼游方塘。

副之玳瑁簪,同心复同房。

上有金莲花,茎叶相扶将。

下有并根藕,藕丝百尺长。

同缄尺素书,封以紫锦囊。

上言长相忆,下言莫相忘。

努力加餐饭,归来花正芳。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感齿发之衰作诗自解

我生饱艰苦,初年心已衰。

况今七十化,形惫聊支持。

头童渐不束,齿败馀墙围。

发落尚尔尔,齿豁良依依。

鱼蟹强剥啄,梨栗亦空施。

岂惟意倦怠,咀齧徒攒眉。

老妻谙其苦,饭颗必若糜。

佐以推饭物,批抹烦刀挥。

不知更十年,此身何可支。

昔闻张苍老,相国力乃疲。

金盘厌羔腻,玉乳环蛾眉。

至真瀹元精,芳润充丰肌。

闲出天下论,用为汉室奇。

我今何有哉,丰悴理所宜。

不然举此志,中有浩气怡。

外形以为得,彼美当虚辞。

形式: 古风

感秋兰

云何为兮深山,水何为兮幽谷。

匪杂佩于华裾,耻见珍于流俗。

噫嘻,疑枳棘与荆榛,不辞荣于秋绿。

形式: 古风

新岁七十以人生七十古来稀为韵寄钱大参七首(其六)

一廛儿辈自锄开,绕屋稍稍并种梅。

摘叶寻枝看未足,横斜已觉报春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