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春会东园

红叠苔痕绿满枝,举杯和泪送春归。

鸧鹒有意留残景,杜字无情恋晚晖。

蝶趁落花盘地舞,燕随狂絮入帘飞。

醉中曾记题诗处,临水人家半敞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翻译

红叶堆积,绿苔蔓延满枝头,我举杯含泪,为春天的离去而送行。
黄鹂鸟似乎有意留住即将消逝的日光,而杜鹃鸟却无情感地依恋着傍晚的余晖。
蝴蝶随着落花在地面翩翩起舞,燕子跟随飞舞的柳絮闯入帘内。
在醉意中,我还记得曾经题诗的地方,那里是临水人家,半扇门扉敞开着。

注释

红叠:形容红叶堆积。
苔痕:青苔的痕迹。
鸧鹒:黄鹂鸟。
杜字:杜鹃鸟。
狂絮:飞舞的柳絮。
题诗:写诗。
临水人家:靠近水面的人家。
半敞扉:半扇敞开的门。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送别图景。"红叠苔痕绿满枝",通过对比鲜红色的苔藓与浓绿的树枝,表现出暮春时节植物色彩的对照美。"举杯和泪送春归"则透露出诗人在春尽将至之际,对逝去的美好时光不舍昼夜,感伤之情溢于言表。

接下来,"鸧鹒有意留残景,杜字无情恋晚晖"中,“鸧鹒”指的是鸟儿,它们似乎在努力保存最后的春色,而“杜字”则是对杜甫的一种尊称,这里用来比喻诗人自己,无情地沉迷于日落后的美丽景致,不忍心离开。

"蝶趁落花盘地舞,燕随狂絮入帘飞"形象生动地描绘了春末的景象。蝴蝶在落下的花瓣间跳舞,而燕子则伴随着纷飞的花絮穿过窗帘,展现出生命力与自然美的交融。

最后两句"醉中曾记题诗处,临水人家半敞扉"表达了诗人在醉酒之际回忆起曾经在某个地方留下诗句的情景,而那地方是一户临水的人家,其门窗半开着。这种场景不仅映射出诗人的生活片段,也反映出了他对自然美的深刻体验和情感寄托。

整首诗通过对春日景象的细腻描写,流露出诗人对春天即将逝去的感伤,以及对自然之美无尽的情怀。语言优美,意境悠长,是一首表达了深沉情感与丰富意象的佳作。

收录诗词(367)

朱淑真(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宋代女诗人,亦为唐宋以来留存作品最丰盛的女作家之一。南宋初年时在世,祖籍歙州(治今安徽歙县),《四库全书》中定其为“浙中海宁人”。生于仕宦之家。夫为文法小吏,因志趣不合,夫妻不睦,终致其抑郁早逝。又传淑真过世后,父母将其生前文稿付之一炬。其余生平不可考,素无定论。现存《断肠诗集》、《断肠词》传世,为劫后余篇

  • 号:幽栖居士
  • 籍贯:一说浙江钱塘(今浙江杭州)
  • 生卒年:约1135~约1180

相关古诗词

新春

楼台影里荡春风,协气融怡物物同。

草色乍翻新样绿,花容不减旧时红。

莺唇小巧轻烟里,蝶翅轻便细雨中。

聊把新诗记风景,休嗟万事转头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膏雨

添得垂杨色更浓,飞烟捲雾弄轻风。

展匀芳草茸茸绿,湿透妖桃薄薄红。

润物有情如著意,催花无语自施工。

一犁膏脉分春垄,只慰农桑望眼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春日行

春云漠漠连春空,映阶草色绿茸茸。

不寒不暖雨新霁,满城佳气浮葱葱。

岸柳依依微烟笼,园林淡荡催花风。

东君造化一何工,施青绘紫复匀红。

多少闲花与凡卉,不论妍丑争夭秾。

燕舞莺歌昼晷永,帘幕无人门宇静。

何处飞来双蛱蝶,翻翻飞入寻香径。

可怜春色都九旬,朝欢暮宴归王孙。

秃毫写纸属诗人,长歌短什劳精神。

长歌短什聊自适,岂有佳句生阳春。

形式: 古风

报陈七

忽读新词忆后山,湖舠一雨作湲潺。

春来谁解沉吟意,啼鸟飞莺寂寂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