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竹火笼诗

结根终南下,防露复披云。

虽为九华扇,聊可涤炎氛。

安能偶狐白,鹤夘织成文。

覆持鸳鸯被,百和吐氛氲。

忽为纤手用,岁暮待罗裙。

形式: 古风 押[文]韵

鉴赏

这首古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通过对竹制品的细腻描述,展现了诗人沈约在炎热夏季中的清凉生活情景。诗中“结根终南下”表达了竹子生长的环境,而“防露复披云”则描绘了一种既防止露水又似云端飘逸的意境,显示出竹子的灵动与自然和谐。

接着,“虽为九华扇,聊可涤炎氛”中的“九华扇”通常指的是用优质竹制成的大扇子,这里提到的“涤炎氛”则形容扇子在热夏中带来的清凉效果。诗人通过这样的比喻,强调了竹子的作用,不仅是实用的工具,更是带来精神慰藉的艺术品。

“安能偶狐白,鹤夘织成文”一句,通过对“狐白”和“鹤夘”的描述,表达了一种清新脱俗的意境。这里的“狐白”可能指的是竹制品上附着的一层细小而轻柔的绒毛,而“鹤夘织成文”则是形容竹子纹理如同文字般自然流畅。

至于“覆持鸳鸯被,百和吐氛氲”一句,则将诗人手中拿着的竹制品比喻为美丽的鸳鸯被,这里的“百和”与“吐氛氲”共同营造出一种清凉、细腻且生动的画面。

最后,“忽为纤手用,岁暮待罗裙”表达了诗人对竹制品在日常生活中的实用价值以及期待着岁末时节能够拥有更美好的物质享受,如同等待着精致的罗裙一样。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与生动的意象,展现了古代文人对自然之物的深切情感和审美追求,同时也反映出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的雅好和文化品味。

收录诗词(273)

沈约(南北朝)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南朝史学家、文学家。出身于门阀士族家庭,历史上有所谓“江东之豪,莫强周、沈”的说法,家族社会地位显赫。祖父沈林子,宋征虏将军。父亲沈璞,宋淮南太守,于元嘉末年被诛。孤贫流离,笃志好学,博通群籍,擅长诗文。历仕宋、齐、梁三朝。在宋仕记室参军、尚书度支郎。著有《晋书》、《宋书》、《齐纪》、《高祖纪》、《迩言》、《谥例》、《宋文章志》,并撰《四声谱》。作品除《宋书》外,多已亡佚

  • 字:休文
  • 籍贯:吴兴武康(今浙江湖州德清)
  • 生卒年:441~513年

相关古诗词

咏竹诗

无人赏高节,徒自抱贞心。

形式: 押[侵]韵

咏竹槟榔盘诗

梢风有劲质,柔用道非一。

平织方以文,穹成圆且密。

荐羞虽百品,所贵浮天实。

幸承欢醑馀,宁辞嘉宴毕。

形式: 古风 押[质]韵

咏馀雪诗

阴庭覆素芷,南阶褰绿葹。

玉台新落构,青山已半亏。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咏帐诗

甲帐垂和璧,螭云张桂宫。

隋珠既吐曜,翠被复含风。

形式: 古风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