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清幽的僧人修行图景。首句“高僧习静之所在”点出环境的寂静与僧人的修行生活,接着“绕院竹梧生昼阴”通过描绘翠竹梧桐带来的阴凉,进一步渲染了禅院的静谧。诗人想象这如玉堂般圣洁之地本应在繁华之处,却被移置到雪山深处,增添了神秘感。
“铜瓶薝卜不自供,碧碗醍醐为我斟”两句,通过铜瓶和碧碗的细节,暗示了僧人日常生活的简单和修行的纯粹,而“醍醐”则象征着智慧的甘露,表达了诗人对僧人智慧的敬仰。最后,“老得一闲君所赐,小车随处有山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韩介玉赠予自己这份清闲生活的感激之情,以及随性游历山林的乐趣。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写景抒怀,赞美了僧人的清修生活,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自然和宁静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