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綵结同心.咏荷包牡丹

团圆样小,软薄绡娇,对剪淡红双片。

贴合浑无缝,想花后、巧度金针绣线。

穿丝自向花阴系,未衬到、裙腰温软。

缄小口、牢收密束,略放春风吹绽。韶华只容一点。

恨安诗太窄、藏香忒浅。

挂得轻匀处,也曾惹、带醉杨妃捻扁。

倚栏独自无心佩,佩不了、罗囊几串。

须满贮、故园春色,寄与天涯人看。

形式: 词牌: 五綵结同心

鉴赏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荷包牡丹的精致与美丽。开篇“团圆样小,软薄绡娇,对剪淡红双片”,诗人以“团圆”形容其形状,以“软薄绡娇”描绘其质地,再以“对剪淡红双片”展现其色彩,寥寥数语便勾勒出荷包牡丹小巧玲珑、色泽淡雅的形象。

接着,“贴合浑无缝,想花后、巧度金针绣线”,诗人赞美荷包牡丹如同精心绣制的花朵,没有一丝缝隙,展现出其制作工艺的精湛与完美。通过“金针绣线”的比喻,不仅强调了其工艺的高超,也暗示了其价值与珍贵。

“穿丝自向花阴系,未衬到、裙腰温软”,这里诗人进一步描绘了荷包牡丹的使用场景,它仿佛自然生长于花阴之下,与女子的裙腰相衬,增添了几分温婉与柔美。通过“穿丝”与“系”这两个动作,生动地展现了荷包牡丹的实用性和装饰性。

“韶华只容一点,恨安诗太窄、藏香忒浅”,诗人感叹荷包牡丹虽小,却能承载韶华之美,但遗憾的是,诗篇似乎无法完全捕捉其香气与韵味,表达了对荷包牡丹独特魅力的赞赏和对其难以完全表达的惋惜。

“挂得轻匀处,也曾惹、带醉杨妃捻扁”,这一句运用了历史典故,将荷包牡丹与古代美女杨贵妃联系起来,暗示其在特定场合下的独特魅力,能够引发人们的喜爱与赞叹。

“倚栏独自无心佩,佩不了、罗囊几串”,诗人在此表达了对荷包牡丹的深情,即使独自倚栏,也难以将它佩戴,仿佛是对荷包牡丹的深深眷恋。

最后,“须满贮、故园春色,寄与天涯人看”,诗人希望将荷包牡丹所蕴含的故乡春色,传递给远方的人们,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以及对美好事物的分享愿望。

整首诗通过对荷包牡丹的细致描绘,不仅展现了其外在的美丽与精致,更蕴含了诗人的情感与思考,是一首富有意境与情感的佳作。

收录诗词(141)

黄之隽(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杏花天.落花

花须著蒂无情绪。弹碎却、春痕几缕。

退红泼点栏杆雨。风里吹来吹去。

有一片、蛛丝兜住。有一片、燕儿衔取。

香魂似与东风语。为我重吹上树。

形式: 词牌: 杏花天

玉京谣.咏十姊妹鸟

密叶藏春羽,体弱音轻,雅称娇名字。

细数排行,应教遍屈纤指。

抵多少、秦虢风情,增一半、缇萦才思。巢花底。

争如去做,昭阳燕子。分明有个风流婿。

尽瞒人、算蛾眉一队,唤到香闺十姨。轻俊难比。

笑独宿、鸾凤孤单,看并坐、鸳鸯七二。花如绮。

偏爱小名相似。

形式: 词牌: 玉京谣

南浦.咏帆影

水面贴轻阴,趁午风,斜斜整整飏去。

掩映蛤窗晴,浑无定、挨著半边柔橹。

才平又侧,几番低浸杨花渡。绿波如缕。

尽藻纲莼丝,兜他不住。

遮来一剪江痕,又带著斜阳,添长几许。

迢递隔樽前,清阴小、落在落红流处。

情浮性薄,蘸烟铺水轻轻度。女儿秋浦。

怕一片低迷,压醒鸥鹭。

形式: 词牌: 南浦

菩萨蛮.芭蕉新叶

芳心乍展簪头玉。砑绫细裥皴柔绿。斜日漏清阴。

绮窗遮不深。嫩凉难著暑。响曳苏苏雨。

摘下软婀娜。扇人风未多。

形式: 词牌: 菩萨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