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夜潮》由明末清初诗人陈子升所作,描绘了夜晚潮水涌动的景象,以及由此引发的内心情感波动。
首联“维舟偶终日,不约肯重来”,诗人独自在船上度过了一整天,没有约定却期待着再次相遇,营造出一种淡淡的期待与孤独感。
颔联“雁翅城边月,虎头门外雷”运用了比喻和对比的手法,以“雁翅”形容月光洒在城边的景象,以“虎头”象征门外的雷声,通过自然界的景象反衬出内心的波澜。
颈联“岸高渔火上,沙暗縠纹回”,描绘了岸边高耸,渔火点点,沙地昏暗,波纹回旋的画面,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静谧与深邃,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尾联“可是期神女,非关行雨台”,借用神话故事中的“期神女”与“行雨台”,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同时也流露出一丝无奈与感慨,暗示了现实与理想的差距。
整体而言,《夜潮》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既有对美好事物的憧憬,也有对现实的反思,语言简洁而富有意境,情感真挚而深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