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玉千峰(其一)

堂堂紫阳翁,棠阴遍南国。

斯文天未丧,眉寿乃公锡。

四书回狂澜,剩得居闲力。

定作主林神,香骨化为碧。

形式: 古风

翻译

威严的紫阳老翁,广大的棠荫遍布南方。
文雅的风范上天并未抛弃,长寿是他赐予的恩典。
他用四书教导挽回颓势,如今闲暇之余仍有力气。
他注定将成为林中的守护神,死后身躯化为翠绿的玉石。

注释

堂堂:威严的样子。
紫阳翁:指代有威望的老者。
棠阴:棠树下的阴凉,象征学问和德行。
南国:泛指南方地区。
斯文:文雅的风度。
眉寿:长寿,寿眉。
公:对老人的尊称。
锡:赐予。
四书:儒家经典著作《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狂澜:比喻社会动荡或学术界的混乱。
居闲力:闲暇时的精力。
主林神:林中的守护神,象征智慧和德行的庇佑。
香骨:形容死后身体洁净如玉,常用来赞美高洁的人格。
碧:翠绿色的玉石,象征永恒和纯洁。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方来所作,名为《碧玉千峰(其一)》。从诗的内容和风格来看,这是一首咏叹自然山水之美的诗句。

"堂堂紫阳翁,棠阴遍南国。" 这两句描绘了一位尊贵且德高望重的长者(紫阳翁),其影响力广泛,像树荫一样覆盖了整个南方地区。这里的“紫阳”可能是指一个地方,也可能是对理想山水之美的一个形象化表达。

"斯文天未丧,眉寿乃公锡。" 斯文,即文化、学问;天未丧,意为文化尚未消亡。这两句表明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诗人认为文化传承依旧,而“眉寿”则是形容长者年岁已高,但精神气质如昔日一样坚韧不拔,“公锡”则强调这种品格和智慧是公开认可并尊崇的。

"四书回狂澜,剩得居闲力。" 这两句中“四书”指的是儒家经典中的《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而“回狂澜”则是形容诗人在汹涌澎湃的世事中,通过研读和理解这些经典,以此来平息内心的躁动和不安。"剩得居闲力"表明即便是在宁静致远的生活状态下,诗人也还保持着一定的精神力量,不至于懈怠。

"定作主林神,香骨化为碧。" 这两句中“定作主林神”是说要坚定地成为山林之灵,即完全融入自然之中;“香骨化为碧”则形容诗人渴望自己的精神和肉体在自然中得以净化,最终与大自然合而为一,达到一种超脱尘世的境界。

整首诗通过对紫阳翁的赞美,以及个人对于文化传承、内心平静和与自然合一的追求,展现了诗人对于理想生活状态的一种向往。

收录诗词(6)

方来(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碧玉千峰(其四)

武夷溯伊洛,源自无极翁。

譬彼漳江流,洋洋沧海通。

东莱得家传,南轩从五峰。

勿疑辙迹殊,三贤归趣同。

形式: 古风

庄椿岁/水龙吟.寿赵丞相

纶巾少驻家山,北窗睡觉南薰起。

黄庭细看,长生秘诀,神仙奇趣。

奈此苍生,愿苏炎热,仰为霖雨。

趁丹心未老,将整顿乾坤,手为经理。

好是今年庆事。抱奇孙、一门佳气。

蓬山振佩,麟符重锡,褒纶新美。

玉树参庭,桂枝分种,香浮兰芷。

看他年、接武三槐,长是伴、庄椿岁。

形式: 词牌: 水龙吟

挽德润

力挽端平疏,追还元祐风。

祇今名未正,自古直难容。

去国身如叶,忧时鬓易蓬。

转输烦计使,镇抚仗元戎。

化寓文章内,人游礼乐中。

五年怀赤子,一念契苍穹。

宠仅优奎阁,言犹简帝聪。

顿忘前席召,虚抱死疆衷。

预决同师鲁,先知即了翁。

至诚存素履,定力见临终。

族党哲人逝,朝家善类空。

我为天下哭,非但哭吾崇。

形式: 排律

丁祭

紫薇花下玉丁东,夜午牵牛亦未中。

孔壁尚馀金石奏,捲班翻过玉成宫。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