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愚溪

溪流贯清江,湍濑亘百里。

龙蛇几盘纡,雷雨忽奔驶。

石横状穿凿,怪力祖谁氏。

突如见头角,虎豹或蹲峙。

横杠互枝柱,小艇俄纷委。

蘋藻翳泓澄,松竹荫崖涘。

两山束鸟道,侧岸数鱼尾。

缭然閟深幽,梵字叠危址。

钟呗杂滩声,亭台森水底。

凭栏几游目,杖策时临履。

酒杓间茶铛,棋枰延昼晷。

放怀得天倪,清啸谢尘滓。

忽忘儿女缚,似接嬴秦子。

顾予拙谋身,霜鬓飒垂耳。

雅意在延龄,丹砂夙充饵。

焉得兹结庐,帐念远桑梓。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水风光图,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刻画,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深切情感和哲思。

“溪流贯清江,湍濑亘百里。”开篇便以溪流为线索,引出一幅广阔的水系图景,溪流如生命之脉,穿越了清澈见底的江河与连绵不断的险滩。

“龙蛇几盘纡,雷雨忽奔驶。”这里借龙蛇盘旋形象,描摹山势的蜿蜒曲折,配合突如其来的雷雨,展示了自然界的动态美和力量感。

“石横状穿凿,怪力祖谁氏。”诗人对奇特的岩石形态表示惊讶,不禁好奇这些天工之物是由何种力量塑造的。

接下来的部分,“突如见头角,虎豹或蹲峙。横杠互枝柱,小艇俄纷委。”诗人继续描写山势的险峻与树木的错综复杂,同时也注意到了小艇在水面上的不稳定状态,增添了动感和生机。

“蘋藻翳泓澄,松竹荫崖涘。”水中的蘋藻和岸边的松竹共同营造出一片清新脱俗的意境,山石间的涧流也被细腻描绘。

“两山束鸟道,侧岸数鱼尾。”诗人观察到山谷中鸟儿的活动轨迹,以及水中的鱼儿在岸边留下的尾迹,这些生动的细节丰富了画面,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生命多样性的珍视。

“缭然閟深幽,梵字叠危址。”山谷之中有着缭绕曲折的小径,隐约可见佛经中的梵文,这里不仅描摹了自然景观,也融入了文化的元素。

“钟呗杂滩声,亭台森水底。”钟声与滩涌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个多层次的声音世界,而亭台隐藏于水边的林木之中,让人不禁思考其中的意趣所在。

“凭栏几游目,杖策时临履。”诗人站在栏杆旁,眼光流转于山水之间,同时手持拐杖,仿佛随时准备踏上探索自然的旅程。

“酒杓间茶铛,棋枰延昼晷。”在这宁静的山谷中,诗人享受着简单而纯粹的生活乐趣,无论是品酒、饮茶还是对弈棋局,都让时间仿佛凝固。

“放怀得天倪,清啸谢尘滓。”诗人的心境在这片自然中得到彻底的释放和净化,远离尘嚣后的自我,如同山间清风般纯净无瑕。

“忽忘儿女缚,似接嬴秦子。”诗人在大自然面前,甚至忘却了世俗间的情感羁绊,就像古代的隐逸一般,与自然达到了某种精神上的契合。

“顾予拙谋身,霜鬓飒垂耳。”诗人回望自己的过往,心中有着对未来简单而务实的打算,而那渐渐斑白的头发则象征着时光的流逝与生命的沧桑。

“雅意在延龄,丹砂夙充饵。”这里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智慧和知识的渴求,这种追求如同丹砂一般珍贵且持久。

“焉得兹结庐,帐念远桑梓。”最后,诗人在寻觅一处可以栖息的心灵之所,同时心中萌生对远方家园的思念,那里有着温暖的记忆和不舍的牵挂。

这首诗通过对山水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美、生命哲学以及个人情感世界的深刻体验。

收录诗词(14)

邢恕(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句(其三)

涢水带西城,城高敞郡亭。

形式: 押[青]韵

句(其四)

随为楚西南,郡颇富山水。

形式: 押[纸]韵

句(其二)

城隅楼榭与云平,城下溪流见底清。

形式: 押[庚]韵

句(其一)

云容山色争奇□,远水遥天共落晖。

形式: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