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步蟾宫·戏赠》由清代诗人曾廉所作,充满了细腻的情感与诙谐的意味。词中以“酒病”开篇,暗示了主人公因饮酒过度而产生的身体不适,却依然难以抵挡对美好事物的向往,这种矛盾的心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来。
“知故意将春拒”,一句看似矛盾,实则表达了主人公内心深处对春天的渴望与抗拒的复杂情感。一方面,春天带来了生机与活力,但另一方面,可能也伴随着离别的伤感,因此主人公在享受春日的同时,又似乎在有意地抗拒它带来的变化。
接下来,“只须筵散好留髡,教卷箔、先移鹦鹉”两句,通过宴会的场景和对鹦鹉的描述,营造出一种既热闹又略带忧愁的氛围。筵席的结束与鹦鹉的移动,象征着欢乐时光的短暂与即将逝去的美好,同时也暗示了主人公内心的不舍与期待。
“花香月下清人腑”一句,描绘了一幅月下花香四溢的画面,给人以清新脱俗之感,仿佛能洗净心灵的尘埃。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对心灵净化的隐喻,表达了主人公在自然美景中的心灵释放与自我疗愈。
最后,“良夜花还解语”一句,赋予了花以生命,使之成为能够理解人意的存在,进一步强化了自然界的神秘与和谐之美。而“若言此处不消魂,那更有、销人魂处”则表达了即使在这美好的环境中,仍感到内心的波动与不安,暗示了人生中总有些难以忘怀或难以承受的时刻。
整体而言,《步蟾宫·戏赠》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场景构建,展现了诗人对生活、自然以及内心世界的深刻洞察与独特感悟,是一首富有哲理与艺术魅力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