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路倅

此中可恨恨无山,犹胜纷纷富贵閒。

绿野尽充公好尚,朱门安得水回环。

对云披住云边浪,踏月空行月下湾。

好戴宫纱著宫锦,时时吟去复吟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徐积所作的《寄路倅》。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俗生活的反思与向往。

首句“此中可恨恨无山”,诗人感叹于眼前缺少山峦的景致,暗含对尘世繁华的厌倦。接着,“犹胜纷纷富贵闲”一句,对比了山间清幽与世俗的喧嚣,强调了自然之美的珍贵。

“绿野尽充公好尚,朱门安得水回环”两句,进一步将自然之美与世俗之奢华进行对比,绿野象征着自然的纯净与美好,而朱门则代表了世俗的繁华与虚荣。通过“充公好尚”和“安得水回环”的对比,诗人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向往和对世俗奢华的批判。

“对云披住云边浪,踏月空行月下湾”描绘了诗人独自在云雾缭绕的山水间漫步的情景,通过对云雾和月色的描写,营造了一种超脱世俗、自由自在的意境。这种景象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然。

最后,“好戴宫纱著宫锦,时时吟去复吟还”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在这里,诗人希望穿着华丽的宫锦,过着悠闲自在的生活,并且不断地吟诵诗歌,享受精神上的愉悦。这不仅是对物质享受的向往,更是对精神世界的追求和热爱。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比自然与世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对超脱世俗生活的渴望,体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人生哲学。

收录诗词(738)

徐积(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因晚年居楚州南门外,故自号南郭翁。生于宋仁宗天圣六年,卒于徽宗崇宁二年,年七十六岁。政和六年(1116),赐谥节孝处士。家乡人为其建 “徐节孝祠”,明清两代均有修缮,毁于解放初期。《宋史》卷四五九有传

  • 字:仲车
  • 籍贯:楚州山阳(今江苏淮安)
  • 生卒年:1028—1103

相关古诗词

和范君锡观梅(其一)

君看梅艳似何人,不画蛾眉色自真。

冷寄北风淮上雪,暖思南国岭头春。

莫嗔俗眼偏相弃,若比夭桃太不匀。

我共参军同所好,折来酣笑插乌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和范君锡观梅(其二)

月庭有影终难辨,雪径无香不易分。

江上肌肤新出浴,岭头环佩忽藏云。

少他几幅青罗袂,解与何人绣段裙。

我爱此花真一色,将诗急报范参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和吕秘校观梅(其一)

若论君颜色,琼瑶未足珍。

花中谁作偶,物外独先春。

有艳皆归朴,无妖可媚人。

江南看已厌,洛浦种还新。

日晚巫山雨,墙低宋玉邻。

施朱其已伪,傅粉亦非真。

堪把歌诗赠,何辞唱和频。

君篇为第一,便可献枫宸。

形式: 排律 押[真]韵

和吕秘校观梅(其二)

寒梅虽淡薄,乃是物之珍。

天与离群性,花前独步春。

江皋多冒雪,山路不逢人。

根本蟠虽久,花趺长自新。

妖姿虽共处,正色愿相邻。

纵使红为饰,何如素是真。

北人殊未识,南国见何频。

须假东风力,春香到紫宸。

形式: 排律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