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祈雨僧彦圆

净戒当年赛愿身,积薪危坐志通神。

应诚甘霔苏群品,今有高人继后尘。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翻译

当年的净戒如同誓言般坚定
他静坐于危险的柴堆旁,精神专注

注释

净戒:佛教术语,指修行者持守的清净戒律。
赛愿身:比喻像誓言或承诺一样坚定的决心。
积薪:堆积的木柴,这里象征困难或挑战。
危坐:端正地坐着,表示专注和决心。
志通神:精神集中,仿佛与神灵相通。
应诚:顺应真诚的心愿。
甘霔:甘愿降下恩泽,比喻无私奉献。
苏群品:拯救众生,恢复生机。
高人:德高望重的人。
继后尘:继续前人的事业,接续传承。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政治家许端夫所作,名为《赠祈雨僧彦圆》。从诗中可以看出,这是一首颂扬高僧并祝愿祈雨成功的作品。

“净戒当年赛愿身”,这句表达了诗人对僧人的崇敬之情。净戒指的是佛教中的清净戒律,而“赛愿身”则是说僧人以身许愿,追求精神层面的超脱和纯净。这一句也隐含着诗人对僧人自我修炼、为民请雨的敬意。

“积薪危坐志通神”,这一句描绘了高僧修行的情景。积薪指的是堆积柴草,形象地表达了僧人的坚持和准备;而“危坐”则是说僧人即便是在艰难困苦中也能保持坐禅的姿态,展现出其坚定的信念与意志。至于“志通神”,则是指僧人的心志通达天地,与神明相通。

“应诚甘霔苏群品”,这一句写出了僧人祈雨成功后所带来的喜悦与恩泽。“应诚”表明了僧人的诚意得到回响;“甘霖”指的是及时的细雨,象征着生命和希望;而“苏群品”则是说这场雨水滋润万物,拯救了一切生灵。

最后,“今有高人继后尘”,诗人表达了对现代仍有高僧继续先贤遗风的赞赏与期待。这里的“高人”显然指的是那些能够继承古代圣贤、佛陀以及前辈僧人的修行和精神境界的人物。

总体来说,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佛教僧侣的敬仰,也反映了宋代社会对于宗教的信仰与尊重,以及在自然灾害频发时期,人们对于能够带来福祉和救赎的精神领袖的渴望。

收录诗词(1)

许端夫(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福延院

一山屈曲如回肘,前有虎眠当水口。

阴森万木绿参天,秀色峥嵘欲飞走。

神仙渺邈不可问,箫鼓尚能喧耳否。

朝风暮雨无岁年,应是苍苔暗科斗。

形式: 古风 押[有]韵

方舍舟九江适会仆射相公道过二林得非所期相顾叹息辄为长句用志胜游且以叙别

公为逐客向何州,我亦求家赋远游。

邂逅二林成晤赏,寂寥千古想风流。

玉锵溪堰凉吹榻,盖偃松萝翠满楼。

明日分携重回首,炉峰空见紫烟浮。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辛亥三月系舟潇湘得邵武柳州二丞相正月初书抚事感怀寄此长句

回雁峰南楚越分,潇湘烟水思离群。

林寒欲暗他江浦,月出先明半岭云。

客子无归迷世路,故人不见隔兵氛。

春风空寄相思字,寇邓经纶早晚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三友篇赠圭老

平生我三友,四海吴李孙。

抱能不时施,戎马生中原。

孙既北随难,落日黄尘昏。

吴亦南投荒,蛮瘴愁朝暾。

李今又去我,浮槎杂鼍鼋。

飞涛渺何极,海天相吐吞。

蘧蘧遗此老,死生信乾坤。

颠沛吴江渚,投依楚山樊。

脩水抱苍巅,剑气埋云根。

翛然竹林下,乃有幽人存。

神交迹两忘,高风袅孤幡。

慰我念友心,方外得所敦。

空寂湛禅悦,中有诗清温。

我亦忘世者,早窥治乱源。

忠臣泣庙社,志士伤丘园。

欲持一寸胶,往澄九河浑。

晚知未得力,翻经委空言。

迨此从君游,始脱百忧繁。

五君与六逸,岁久名方尊。

他日竹庵东,更开支许轩。

形式: 古风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