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玉宅

旧宅萧条泮水隅,骚人曾此托幽居。

荒台日暮无行雨,废圃春深有揭车。

茂树櫹椮摇落后,姱辞曭朗变风馀。

巫阳歌罢秋天迥,应有遗魂返故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宋玉宅的荒凉与静谧之美,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历史遗迹的感慨与怀念。

首联“旧宅萧条泮水隅,骚人曾此托幽居”,开篇即点出宋玉宅的位置与历史背景,以“萧条”二字描绘出宅院的荒凉景象,暗示这里曾是文人骚客寄托心灵之所,引人遐想。

颔联“荒台日暮无行雨,废圃春深有揭车”,进一步描写宋玉宅的环境。荒台上,日暮时分,不见过往的行人,只有雨水偶尔洒落;废弃的园圃中,春天深处,仍有揭车(一种植物)生长,象征着生命的顽强与自然的永恒。这两句通过对比,突出了宋玉宅的衰败与自然界的生机,营造了一种时间流逝、物是人非的氛围。

颈联“茂树櫹椮摇落后,姱辞曭朗变风馀”,继续描绘宋玉宅周围的自然景观。茂密的树木在秋风中摇曳,落叶满地,昔日的繁华已成过去;而宋玉的辞赋虽已随风飘散,但其精神与才华仍留存在这片土地上,成为后人追忆的对象。这一联通过自然景象的变化,暗喻了时光的流逝与文化的传承。

尾联“巫阳歌罢秋天迥,应有遗魂返故墟”,以巫阳歌为典故,表达了对宋玉及其作品的深切怀念。巫阳歌罢,秋天更加深远,仿佛宋玉的灵魂已回到这片他曾经生活过的土地,与自然融为一体。这一联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象相结合,深化了主题,使全诗的情感表达更为丰富和深刻。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宋玉宅及其周边环境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历史遗迹的深情缅怀,以及对自然与文化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收录诗词(385)

何乔新(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天苗。何文渊第三子。明代大臣。景泰五年(1454)中进士,后拜刑部侍郎。孝宗嗣位,万安、刘吉等忌乔新刚正,出为南京刑部尚书。未几,复代杜铭为刑部尚书。孝宗弘治元年(1488年)正月,吏部尚书王恕举荐为刑部尚书,弘治四年八月(1491年)辞官归里,辞官后杜门著述。弘治十五年十二月二十二日(1503年1月19日)卒,年七十六岁。正德十一年(1516年),追赠太子太保,次年追谥文肃

  • 号:椒丘
  • 籍贯:江西广昌旴江镇
  • 生卒年:1427年-1502年

相关古诗词

樊城怀古

断垣衰草古樊城,胜国当年此战争。

往事已随流水逝,空山犹倚暮云平。

幡幢隐隐仁王寺,葭菼萧萧虏将营。

登览怅然怀往哲,烝民歌罢不胜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谒贾太传祠作(其一)

汉殿从容席屡前,得君何事遽南迁。

孝文犹自疏贤佐,绛灌能无妒少年。

寂寂荒祠啼鵩鸟,沉沉遗甃洌寒泉。

从来材大难为用,惜誓歌残一泫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谒贾太传祠作(其二)

经国材猷迥绝伦,春秋以后见斯人。

谁知一代兴王佐,遽作三湘放逐臣。

斜日坐隅来怪鸟,寒烟江上吊灵均。

须知穷达皆由命,何用悲伤自殒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题徐氏贞节卷

孤篁劲柏翠交加,静处幽闺阅岁华。

誓保贞骸归北垄,忍移芳屣到东家。

梁间愁见春巢燕,庭际羞栽夜合花。

青简已书中垒传,昭昭姱节世争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