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熊使君登楼感秋之作

随侬何物四经秋,只有江南万斛愁。

客枕蛩亲闻最早,乡书雁少到无由。

菊丛今岁还经眼,茅把何时得盖头。

工部也应儿女隔,羡他相近水中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汪藻所作的《次韵熊使君登楼感秋之作》。诗人以深沉的情感描绘了秋天的愁绪与思乡之情。

首联“随侬何物四经秋,只有江南万斛愁”,开篇即点明主题,以“万斛愁”形象地表达了对江南家乡的深深思念和难以言喻的愁绪。这里的“万斛愁”运用夸张手法,强调了愁绪之深重。

颔联“客枕蛩亲闻最早,乡书雁少到无由”,进一步深化情感。诗人独自在外,只能在客居的枕边听到蟋蟀的叫声,这声音似乎比其他时候都来得早,更添了几分孤独与哀愁。同时,对于家乡的思念,只能通过偶尔飞过的鸿雁寄托,但雁少难达,这种无法传递的思念更加令人感伤。

颈联“菊丛今岁还经眼,茅把何时得盖头”,转而描写自然景象,以菊花的盛开和茅屋的破败对比,暗含时光流逝、人生无常的感慨。菊花虽美,却也提醒着岁月的无情;而茅屋的破败,则象征着生活的艰辛与无奈。

尾联“工部也应儿女隔,羡他相近水中鸥”,借用杜甫(工部)的典故,表达自己与亲人相隔的无奈,羡慕那些能够像水中的鸥鸟一样自由自在、不受束缚的生活状态。这里既有对现实的无奈,也有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情感丰富,语言凝练,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怀念以及对生活境遇的深刻反思。

收录诗词(339)

汪藻(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初文学家。又号龙溪。汪谷之子。先世籍贯婺源,后移居饶州德兴(今属江西)。早年曾向徐俯、韩驹学诗,入太学,喜读《春秋左氏传》及《西汉书》。崇宁二年(1103)进士,任婺州(今浙江金华)观察推官、宣州(今属安徽)教授、著作佐郎、宣州(今属安徽)通判等职。《全宋词》录其词4首

  • 字:彦章
  • 号:浮溪
  • 籍贯:饶州德兴(今属江西)
  • 生卒年:1079~1154

相关古诗词

小筑成漫书

旅营茅屋破苍苔,隔水花多不用栽。

开卷古今千万事,杜门清浊两三杯。

故人昔尚风相及,客子今并雨不来。

已办此身如木石,沙禽那得更惊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用友人韵寄平江蒋侍郎

词源衮衮患材多,笔力骎骎跨永和。

屡阅州符犹剖竹,盍归禁橐旧持荷。

声华大似城南杜,勋业看如相国何。

自笑萍踪久为客,那能绮丽尽馀波。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书宁川驿壁

过眼空花一晌休,坐狂犹得佐名州。

虽遭泷吏嗤韩子,却喜溪神识柳侯。

尽日野田行䆉稏,有时云峤听钩辀。

会将新濯沧浪足,踏遍千岩万壑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余去年寄前诗今再过其地而彦征已卒用前韵书驿壁

年少岂知身世浮,心期同老故山秋。

谁教玉树埋黄壤,不许鸰原到白头。

鼎鼎百年皆梦幻,悠悠万事判穷愁。

当时鸿雁书来处,今日飘然成独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