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清代诗人袁枚所作的《出山词(其二)》。诗中,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己离开城市、置身自然的情景。首句“出门身在百花前”形象地写出诗人走出门来,立刻被繁花包围,暗示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次句“难免花枝笑独眠”则借花之欢笑,表达了诗人独自在外的寂寥。
接下来两句“南陌马冲红杏雨,竹楼书锁绿杨烟”,通过“红杏雨”和“绿杨烟”的意象,展现出江南春天特有的景色,马蹄踏过雨中的红杏花,而诗人静坐竹楼,被绿色杨柳的轻烟笼罩,营造出宁静而闲适的氛围。
“长抛春色偏正月,小住名山合四年”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喜爱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他有意避开春色最浓的正月,选择在名山小住,似乎期待着能在此度过四年的时光。
最后两句“薄宦心情江上水,好风吹处便开船”揭示了诗人的官场生涯和对自由的渴望。他以江水比喻自己为官的淡泊心境,期待着顺风而行,随时可以乘船离去,回归自然,过上无拘无束的生活。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寓情于景,展现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厌倦和对自然山水的向往,体现了袁枚清新脱俗的诗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