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出塞五首(其三)

古人重守边,今人重高勋。

岂知英雄主,出师亘长云。

六合已一家,四夷且孤军。

遂使貔虎士,奋身勇所闻。

拔剑击大荒,日收胡马群。

誓开玄冥北,持以奉吾君。

形式: 古风 押[文]韵

翻译

古人重视边境守卫,现代人看重显赫功勋。
怎料当今英明君主,出征远至云端之上。
天下已统一,四方异族尚孤立无援。
于是激励勇猛将士,奋不顾身展现英勇。
他们拔剑指向荒原,每日斩获敌人的马群。
发誓要开拓北方极地,只为献给我们的国君。

注释

古:古代。
重:重视。
边:边境。
今人:现代人。
高勋:显赫功勋。
英雄主:英明君主。
亘:横跨。
长云:云端。
六合:天下。
一家:统一。
四夷:四方异族。
孤军:孤立无援。
貔虎士:勇猛将士。
奋身:奋不顾身。
闻:展现。
大荒:荒原。
胡马群:敌人的马群。
玄冥北:北方极地。
奉:献给。
吾君:我们的国君。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边塞英雄的豪迈情怀和壮丽景象。"古人重守边,今人重高勋"表明了古代的人们重视边疆的防御,而现今的人们则更看重官职的高低。这两句通过对比,暗示出时代变迁以及人们价值观念的变化。

接着的"岂知英雄主,出师亘长云"则是说只有真正的英雄领袖才能理解出征的意义,其军队如同漫天的云朵一般强大。这两句突出了英雄领袖的英明和力量。

"六合已一家,四夷且孤军"描绘了一个统一的景象,即使得四方异族也成为了孤独的武装力量。这表达了一种对中央集权和国家统一的向往。

随后的"遂使貔虎士,奋身勇所闻"则是说因此而派遣着威猛如貔貅(传说中凶猛的动物)和老虎般的勇士去战斗,他们的英勇事迹被人传颂。这两句强调了边塞武士的英勇无畏。

紧接着的是"拔剑击大荒,日收胡马群",画面变得更加宏大:武士们抽出刀剑,冲入广阔的大自然之中,每天都能俘获敌人的战马。这里展现了战争的激烈和边塞军队的英勇。

最后两句"誓开玄冥北,持以奉吾君"则表达了武士们对领袖的忠诚,他们发誓要向北方的苍茫之地进军,将胜利献给自己的君主。这两句强调了武士们对国家和君主的无限忠诚。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壮丽的语言和宏大的场景,展现了一种边塞英雄主义的情怀,以及对统一、力量和忠诚的赞颂。

收录诗词(1462)

杜甫(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草堂纪念

  • 字:子美
  • 籍贯: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
  • 生卒年:712-770

相关古诗词

后出塞五首(其四)

献凯日继踵,两蕃静无虞。

渔阳豪侠地,击鼓吹笙竽。

云帆转辽海,粳稻来东吴。

越罗与楚练,照耀舆台躯。

主将位益崇,气骄凌上都。

边人不敢议,议者死路衢。

形式: 古风 押[虞]韵

后出塞五首(其五)

我本良家子,出师亦多门。

将骄益愁思,身贵不足论。

跃马二十年,恐辜明主恩。

坐见幽州骑,长驱河洛昏。

中夜间道归,故里但空村。

恶名幸脱免,穷老无儿孙。

形式: 古风 押[元]韵

后苦寒行二首(其一)

南纪巫庐瘴不绝,太古以来无尺雪。

蛮夷长老怨苦寒,昆崙天关冻应折。

玄猿口噤不能啸,白鹄翅垂眼流血。

安得春泥补地裂。

形式: 古风 押[屑]韵

后苦寒行二首(其二)

晚来江门失大木,猛风中夜吹白屋。

天兵斩断青海戎,杀气南行动地轴,不尔苦寒何太酷。

巴东之峡生凌澌,彼苍回轩人得知。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