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宋代诗人吕陶在前往决狱途中,路过左绵时所见的农村景象,以及对当地农民为求雨水而进行祈祷活动的感慨。
首联“雨气收未尽,山巅云又飞”,描绘了雨后云雾缭绕的山景,雨虽已停,但山巅仍有云雾飘动,营造出一种清新宁静的氛围。
颔联“一犁犹有望,十日莫相违”,表达了农民对于雨水的期盼。一犁之望,意味着他们希望能在适当的时机开始耕种,而“十日莫相违”则强调了雨水对于农事的重要性,十天内若无雨水,将影响到整个季节的耕作。
颈联“野垄忙耕耨,雩坛罢祷祈”,描述了农民们在雨后的忙碌景象。他们忙着在田间耕作和除草,同时,雩坛上的祈祷仪式也告一段落,显示出农民们从期待雨水到实际行动的转变。
尾联“谁知好生德,岁岁及圜扉”,诗人在此表达了对农民们祈求丰收的深深敬意。他感叹于农民们的善良本性和对土地的热爱,认为这种对生命的尊重与爱护,是年复一年、世代相传的美好品德。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宋代农村生活的风貌,以及农民们对自然的敬畏和对丰收的渴望。吕陶以诗人的敏感捕捉到了社会的细微变化,同时也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和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