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赋得以德为车》由清代诗人朱晓琴所作,巧妙地将“德”与“车”相联系,寓意深远。
首句“万物皆能载”,开篇即点明了万物皆有承载之能,引出下文对“德”的探讨。接着,“驱驰揽辔如”,形象地描绘了驾驭万物、遵循道德原则前行的情景,体现了“德”的重要性与行动力。
“敷施原以德,修省可为车。”这两句进一步阐述了“德”的基础作用,如同铺设道路,而个人修养则是驾驶车辆的必备条件,强调了道德修养对于个人行为的重要性。
“秩秩音方布,辚辚响合舒。”这里运用了拟声词,生动地描绘了道德之声的传播与和谐,仿佛是有序的乐章,舒缓而和谐,象征着道德的普及与社会的和谐。
“声名推毂后,教化转蓬余。”这两句则从正面和侧面展现了道德的力量,不仅能够提升个人声望,还能推动教化的传播,如同蓬草随风飘散,播撒道德的种子。
“正直欣同轨,绥猷快在舆。”这两句表达了对正直道德的向往与追求,如同行驶在正确的道路上,既安全又快捷,体现了道德引领人生的方向。
最后,“休明征帝世,尔辅重丹除。”总结全诗,表达了在太平盛世中,道德作为辅佐力量的重要性,如同红色的丹砂,不仅美化了世界,也净化了人心,强调了道德在社会和谐与个人成长中的核心地位。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比喻,深刻地阐述了“德”的重要性和影响力,以及它在个人修养和社会治理中的关键作用,是一首富有哲理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