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利柱石淞沪抗敌图三首(其三)

淮西欲勒纪功石,题卷还多称妙词。

老我犹惭王溪笔,为君一续读韩碑。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是陈融在清末近现代初时期的作品,名为《题利柱石淞沪抗敌图三首(其三)》。诗中表达了对淮西欲刻功石、题卷之妙词的赞赏,同时也自谦地提到自己虽不及王溪之笔,但仍愿意为君续写韩碑,展现出一种谦逊而又充满敬意的态度。整首诗洋溢着对历史功绩的尊重与纪念之情,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自己艺术水平的自我评价和对前辈的景仰。通过“老我”这一自称,透露出诗人可能已年迈,但依然保持着对艺术创作的热情与追求,以及对历史事件的深刻关注。整体而言,这首诗既是对历史的致敬,也是对艺术传承的一种表达。

收录诗词(14)

陈融(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樱花

赏樱日本盛于唐,如被牡丹兼海棠。

恐是赵昌所难画,春风才起雪吹香。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绝句二首(其一)

百尺楼头豪气,一条冰上高风。

此系吾家本色,外人不得混同。

形式: 六言诗 押[东]韵

题吴南芗东方三大图

禽父始宅奄,犹未荒大东。

周王有名祀,名山止龟蒙。

尚父赐履海,泱泱表大风。

时无神仙言,不睹金银宫。

春秋贬宋父,坐失玉与弓。

祊田富汤沐,季旅何懜懜。

秦穆作西畤,帝醉终可逢。

恒无三脊茅,遂辍登山踪。

顽哉鲁与齐,灵气不牖衷。

孤负介海岱,海深岱徒崇。

素王张三世,元始而麟终。

文成号数万,太平告成功。

其文富沧海,其旨高苍穹。

于是海岱英,尽入孔牢笼。

熙朝翠华至,九跪迎上公。

厥典盛谒林,汉后无兹隆。

惜哉有阙遗,未举金泥封。

小臣若上议,廷臣三日聋。

首谒孔林毕,继请行升中。

继请射沧海,三事碑三通。

古体日霾晦,但嗤秦汉雄。

周情与孔思,执笔思忡忡。

形式: 古风

行路易

东山猛虎不吃人,西山猛虎吃人,南山猛虎吃人,北山猛虎不食人。

漫漫趋避何所已,玉帝不遣牖下死,一双瞳神射秋水。

袖中芳草岂不香,手中玉麈岂不长。

中妇岂不姝,座客岂不都。

江大水深多江鱼,江边何哓呶。

人不足,盱有馀,夏父以来目矍矍。

我欲食江鱼,江水涩咙喉,鱼骨亦不可以餐。

冤屈复冤屈,果然龙蛇蟠我喉舌间,使我说天九难、说地九难。

踉跄入中门,中门一步一荆棘,大药不疗膏肓顽。

鼻涕一尺何其孱,臣请逝矣逝勿还。

嘈嘈舟师,三五詈汝:汝以白昼放歌为可惜,而乃脂汝辖。

汝以黄金散尽为复来,而乃鞭其脢。

红玫瑰,青镜台,美人别汝光徘徊。

腷腷膊膊,鸡鸣狗鸣。淅淅索索,风声雨声。

浩浩荡荡,仙都玉京。

蟠桃之花万丈明,淮南之犬彳亍行。

臣岂不如武皇阶下东方生。

乱曰:三寸舌,一枝笔,万言书,万人敌,九天九渊少颜色。

朝衣东市甘如饴,玉体须为美人惜。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