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华峪十绝句(其十)

乞得三泉住不成,风沙鞍马负平生。

故山定已移文了,又被黄华识姓名。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是元好问在金末元初时期所作的《黄华峪十绝句》中的第十首。诗中表达了一种对过往生活的追忆与无奈,以及对自然变迁的感慨。

首句“乞得三泉住不成”,以“乞得”二字开篇,似乎在诉说着诗人对某种生活状态的渴望,但紧接着的“住不成”则透露出一种无法实现的愿望,暗示着诗人内心的矛盾与失落。这里的“三泉”可能象征着诗人追求的理想之地或某种精神归宿,但现实却让他无法停留,只能继续行走在风沙与鞍马之间,奔波于尘世之中。

次句“风沙鞍马负平生”,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的生活状态——在风沙弥漫、鞍马劳顿中度过了一生。这一句不仅展现了诗人生活的艰辛与不易,也暗含了对过往岁月的回顾和反思。风沙与鞍马,既是诗人旅途中的实际环境,也是他人生旅程的象征,承载着他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后两句“故山定已移文了,又被黄华识姓名”,则将诗人的思绪引向了更深远之处。前一句“故山定已移文了”中的“移文”原指古代官府间往来的文书,这里可能借喻为时间的流逝和世事的变迁,暗示着诗人曾经熟悉的故乡已经发生了变化,或许已经物是人非。后一句“又被黄华识姓名”则以“黄华”(菊花)为意象,象征着自然界的永恒与轮回,同时也可能是诗人内心深处对于某种精神寄托的追寻。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即使在世事沧桑中,仍然希望能够找到一片心灵的净土,与自然和谐共处,保持自我本真。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意象运用,展现了诗人对过往生活的怀念、对现实境遇的无奈以及对未来生活的期待,体现了元好问深邃的人生哲思和对自然美的独特感悟。

收录诗词(853)

元好问(金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墨竹扇头

嫩香新粉玉交加,小笔风流自一家。

只欠雪溪王处士,醉来肝肺出枯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黄华墨竹

湖州再变到黄华,两竹离披自一家。

万斛颠风掣旗脚,军民吹屈最高牙。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游黄华山和王庭筠韵(其一)

寂寞寒峰一古堂,任人传说总荒唐。

王君何事偏投老,为爱秋山叶叶黄。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游黄华山和王庭筠韵(其二)

何处飞泉不作龙,台高玉女自清风。

忽然天际生奇想,定有真人出上宫。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