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云开岫幌隐禅扉,高屋凭虚面翠微。
午枕有香清蝶梦,晚林无路送鸿飞。
一丘一壑真吾事,三沭三薰悟昨非。
山意有情留倦客,树头谁道不如归。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山中禅院图景。"云开岫幌隐禅扉,高屋凭虚面翠微",诗人通过层叠的岫幌和飘渺的云雾,表现了禅院深藏于自然之中的宁静与孤寂。"午枕有香清蝶梦,晚林无路送鸿飞"则是对白日里翩翩起舞的蝴蝶和黄昏时分不见踪迹的鸟儿做了生动描绘,这些意象传达了一种超脱尘世、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活状态。
"一丘一壑真吾事,三沼三薮悟昨非"表明诗人对于山水之情有着深刻的体验和感悟,而非浅尝辄止。这里的"一丘一壑"象征着自然界中最为平常的景物,却在诗人的眼中显得弥足珍贵;而"三沼三薮"则暗示了对往昔时光的回味与思考,透露出一种超越世俗的豁达。
最后两句"山意有情留倦客,树头谁道不如归"展现了诗人对于这片山水之地的深厚感情,以及对于归去的犹豫。这里的"山意"并非指山本身,而是借山来表达诗人自己的情感;而"树头"则象征着离别的时刻和地点,"不如归"则是一个开放式的结束,让读者在心中继续延伸这份对于归属与自然的情感纠葛。
不详
筠溪居士、普现居士等。大观三年(1109)进士。高宗朝,试中书舍人,再试户部侍郎,以反对议和忤秦桧,乞归田。晚年隐连江(今属福建)西山。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风格豪放,有《筠溪乐府》,存词80余首
天上星郎骑省孙,兴随孤月到无垠。
浮槎夜入鱼龙宅,横竹秋生海岳云。
控鲤丹成终独往,骑鲸仙去杳难群。
纷纷世上知君少,画笔犹能续异闻。
公馀自种南阶竹,好事风流今未闻。
但得七人来结友,何须千亩比封君。
风梢不定微藏日,雨叶初乾薄带云。
自是甘棠人爱惜,不忧寒谷遇樵斤。
断取方壶壮郡壕,钩连野色上亭皋。
星移日转天容丽,江净山明地轴高。
下榻筵宾供啸咏,凝香罢寝助风骚。
使君八九吞云梦,小展风烟遗我曹。
秋来何必送将归,落日高台意自悲。
一壑未容追汗漫,三钟犹得饱支离。
黄花对客如相笑,白发寻人似有期。
时序不堪翻覆手,每逢佳处亦开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