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衷情二首(其二)

缃钩碧繶隐轻云,纤纤新月痕。

苔径滑,步香尘,花影弄黄昏。空忆比肩人,见无因。

藤丝偷罥砑罗裙,暗销魂。

形式: 词牌: 诉衷情

鉴赏

这首《诉衷情二首(其二)》由清代诗人项鸿祚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幽静而略带哀愁的画面。

首句“缃钩碧繶隐轻云”,以“缃钩”和“碧繶”为视觉焦点,巧妙地将钩状物与碧色织物置于轻云之中,营造出一种朦胧而神秘的氛围。这里的“缃钩”可能指的是某种装饰品或工具,而“碧繶”则可能是蓝色的织物,两者隐于轻云中,既展现了色彩的对比,也暗示了画面的层次感。

接着,“纤纤新月痕”一句,将视线引向了天空中的新月,用“纤纤”二字形容月痕,既表现了月相的细小,也赋予了它一种柔美的形态。这不仅勾勒出了夜景的宁静与美丽,也为整首诗增添了一抹淡淡的忧伤。

“苔径滑,步香尘,花影弄黄昏”三句,进一步描绘了地面的景象。苔径上的滑腻与香尘的轻盈形成对比,暗示着行人的脚步轻盈而缓慢。黄昏时分,花影在微光中摇曳,仿佛在与时间赛跑,展现出一种时间流逝的美感。这一段描绘了自然界的细微变化,同时也映射出人物内心的微妙情感。

“空忆比肩人,见无因”两句,直接点明了诗的主题——思念。诗人似乎在回忆与某人的相伴时光,但如今却无法再相见,只能在心中默默怀念。这种情感的表达,既深沉又含蓄,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哀愁。

最后,“藤丝偷罥砑罗裙,暗销魂”一句,以藤丝偷偷缠绕在罗裙上,象征着思念之情悄悄侵蚀人心,如同藤蔓般蔓延生长,最终让人心神俱疲。这里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无形的情感具象化,使得整首诗的情感表达更加生动、深刻。

综上所述,《诉衷情二首(其二)》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无法重逢之人的深深思念,情感真挚而动人。

收录诗词(221)

项鸿祚(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原名继章,后改名廷纪,道光十二年(1832)举人,两应进士试不第,穷愁而卒,年仅三十八岁。家世业盐筴,巨富,至君渐落。鸿祚一生,大似纳兰性德。他与龚自珍同时为“西湖双杰”。其词多表现抑郁、感伤之情,著有《忆云词甲乙丙丁稿》4卷,《补遗》1卷,有光绪癸巳钱塘榆园丛刻本

  • 字:莲生
  • 籍贯:钱塘(今浙江杭州)
  • 生卒年:1798~1835

相关古诗词

更漏子

藕肠纤,花骨软,一枕泪光红泫。

愁信息,绣工夫,梦残啼鹧鸪。

当时错,如今莫,情比秋萝更薄。

霜里角,月中更,行人听不听。

形式: 词牌: 更漏子

忆江南二首(其一)

衔泥燕,依旧小腰身。

寻遍雕梁栖未稳,杏花零落一阶尘。难问去年人。

形式: 词牌: 忆江南

忆江南二首(其二)

红绣被,锦段是谁裁。

象齿重炉寒不拥,夜深留待梦魂来。推枕落琼瑰。

形式: 词牌: 忆江南

西溪子

听说归期春半,愁黛两蛾新展。隔帘栊,风弄暝。

吹酒醒,瞥见一枝红影。海棠开,不曾来。

形式: 词牌: 西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