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谢伯子先生

世外目不至,思君时梦游。

兹游岂复梦,绝矫横中流。

乱世感飘泊,衰年重离忧。

天涯偶重见,握手仍生愁。

问君犹善饭,焚膏阅坟丘。

搦管遂千字,豪心不能休。

廿年辞柴桑,别业青林幽。

余有故国叹,剥落悲荒丘。

快此最遍地,农贾饶身谋。

鱼盐结海市,蜃气集云楼。

武陵无复睹,渴览海天秋。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诗人张穆所作的《答谢伯子先生》。诗中充满了对友情的深切怀念与对世事变迁的感慨。

首句“世外目不至,思君时梦游”,表达了诗人虽身处尘世,但常在梦中与友人相聚的情景,体现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接着“兹游岂复梦,绝矫横中流”两句,诗人似乎在梦中与友人相会,但醒来后发现只是虚幻,表达了对现实与梦境的对比思考。

“乱世感飘泊,衰年重离忧”描绘了诗人身处动荡时代,漂泊不定的生活状态,以及随着年龄增长而来的离别之苦。接下来“天涯偶重见,握手仍生愁”则写出了诗人与友人偶然重逢,虽然欣喜,但心中依然充满忧愁。

“问君犹善饭,焚膏阅坟丘”表现了诗人关心友人的生活状态,同时也暗示了自己对学问的追求和对历史的沉思。“搦管遂千字,豪心不能休”则展现了诗人创作的热情与才华。

“廿年辞柴桑,别业青林幽”回忆了二十年前与友人分别的情景,以及友人隐居之地的宁静美好。“余有故国叹,剥落悲荒丘”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怀念与对历史遗迹的哀伤。

最后,“快此最遍地,农贾饶身谋。鱼盐结海市,蜃气集云楼”描绘了繁华的市井景象,与前文的离愁别绪形成对比,展现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态度。“武陵无复睹,渴览海天秋”则以武陵源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理想世界的向往与对自然美景的渴望。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友情的深情怀念,也有对世事变迁的深刻感慨,同时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理想的追求。

收录诗词(334)

张穆(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工诗,善画马,能击剑。壮年往来吴中,结交知名之士。后归隐罗浮山。所画山水有生气。年八十余,尚步履如飞。有《铁桥山人稿》

  • 字:穆之
  • 号:铁桥
  • 籍贯:明末清初广东东莞
  • 生卒年:1607—1688以后

相关古诗词

画马题(其一)

天马曾闻狮子名,戏挥金粉落房精。

今朝笑得逢良父,半幅鹅溪自解鸣。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画马题(其二)

濡毫流电绝商量,幻出毛龙白玉光。

共爱青丝挽垂柳,莫教容易献昭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画马题(其三)

铜骨霜鬃紫水眸,雄心阔向玉关秋。

乾坤有限纵横尽,迟尔华阳卸络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画马题(其四)

曹霸千秋尚有灵,当年龙种尽留形。

最怜汉武穷兵日,独得西来锦膊青。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