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张晋读《后汉书》后所作的小乐府系列中的第二十九章,题为《祭皋陶》。诗中表达了诗人在艰难困苦中的坚韧精神和对公正理想的坚守。"三木囊头日"可能指的是诗人身处困境,受到束缚或压抑,但仍然保持着昂扬的斗志。"艰危气不挠"直接体现了诗人面对逆境时的不屈不挠,即使处境艰难,气节也不会被折断。
"死当配夷叔"引用了春秋时期晋国大夫羊舌肸的故事,夷叔是他的字,诗人以夷叔自比,表示即使面临生死抉择,也要保持高尚的品德和忠诚。"生岂祭皋陶"则是说,诗人活着不会忘记对公正之士皋陶(古代司法贤者)的敬仰,暗示自己将以皋陶的精神为人生准则。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个人遭遇与历史人物的关联,展现了诗人坚贞不屈的品格和对公正的追求,具有鲜明的历史感和道德寄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