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江上春风底事寒,主张火匮一雷鼾。
不干酒力浓时困,自是人情熟处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午睡后在江边灵济寺的所感。首句“江上春风底事寒”,以疑问语气表达了诗人对春天微带寒意的江风感到诧异,暗示了春寒料峭或心境的微妙变化。次句“主张火匮一雷鼾”,通过比喻,形象地写出午睡中雷声仿佛是炉火燃烧的声音,烘托出一种宁静而温暖的氛围。
第三句“不干酒力浓时困”,诗人解释说这种困倦并非因为饮酒过量,而是自然的疲倦,可能是午睡后的慵懒。最后一句“自是人情熟处安”,则揭示了诗人内心的感受,认为人在熟悉和舒适的环境中更容易感到安心,这既反映了诗人对寺庙环境的喜爱,也流露出他对生活的淡然态度。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午睡后的惬意与闲适,以及对人情世故的体悟,展现了宋代理性与情感交融的诗风。
不详
(一二一四~一二九七),一字子微,晚年号嵩溪遗耄,寄籍奉化。理宗宝祐四年(一二五六)进士,调监饶州商税。景定元年(一二六○),为白鹭书院山长,知安福县
日落潮生水气昏,回头天际月如痕。
数声寥落渔家笛,吹入蒹葭何处村。
草木味自同,樽酒欢相与。
旧梦忽以醒,恍不知何所。
江湖宽相容,风马留更勤。
襄阳或可传,北山若为文。
兰菊不竞芳,鸿燕各有时。
可以人不如,大哉义曰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