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济寺午睡起

江上春风底事寒,主张火匮一雷鼾。

不干酒力浓时困,自是人情熟处安。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翻译

江面上的春风为何这般寒冷?
仿佛有人在鼓动火炉,发出沉闷的轰鸣声。

注释

江上:江面之上。
春风:春天的风。
底事:何故,为何。
寒:寒冷。
主张:此处指似乎有力量推动。
火匮:火炉。
一雷鼾:像打雷般的沉睡声。
不干:与…无关。
酒力:酒劲。
浓时:浓郁的时候。
困:困倦。
自是:自然是,此处指可能是。
人情:人的情感或关系。
熟处:熟悉、亲近的地方。
安:舒适,安心。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午睡后在江边灵济寺的所感。首句“江上春风底事寒”,以疑问语气表达了诗人对春天微带寒意的江风感到诧异,暗示了春寒料峭或心境的微妙变化。次句“主张火匮一雷鼾”,通过比喻,形象地写出午睡中雷声仿佛是炉火燃烧的声音,烘托出一种宁静而温暖的氛围。

第三句“不干酒力浓时困”,诗人解释说这种困倦并非因为饮酒过量,而是自然的疲倦,可能是午睡后的慵懒。最后一句“自是人情熟处安”,则揭示了诗人内心的感受,认为人在熟悉和舒适的环境中更容易感到安心,这既反映了诗人对寺庙环境的喜爱,也流露出他对生活的淡然态度。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午睡后的惬意与闲适,以及对人情世故的体悟,展现了宋代理性与情感交融的诗风。

收录诗词(1350)

陈著(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二一四~一二九七),一字子微,晚年号嵩溪遗耄,寄籍奉化。理宗宝祐四年(一二五六)进士,调监饶州商税。景定元年(一二六○),为白鹭书院山长,知安福县

  • 字:谦之
  • 号:本堂
  • 籍贯:鄞县(今浙江宁波)

相关古诗词

甬东晚望

日落潮生水气昏,回头天际月如痕。

数声寥落渔家笛,吹入蒹葭何处村。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元]韵

良月二十一日郡庠置酒炉亭劳余出山且取子美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分韵赋诗韵不以及就成十绝(其七)

草木味自同,樽酒欢相与。

旧梦忽以醒,恍不知何所。

形式: 五言绝句 押[语]韵

良月二十一日郡庠置酒炉亭劳余出山且取子美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分韵赋诗韵不以及就成十绝(其十)

江湖宽相容,风马留更勤。

襄阳或可传,北山若为文。

形式: 五言绝句 押[文]韵

良月二十一日郡庠置酒炉亭劳余出山且取子美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分韵赋诗韵不以及就成十绝(其二)

兰菊不竞芳,鸿燕各有时。

可以人不如,大哉义曰随。

形式: 古风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