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送伯卿

雪花来无时,入春遂三作。

冰柱冻不解,去地才一握。

东风畏奇寒,未敢破梅萼。

已僵员峤蚕,那问纥干雀。

万径无行踪,扣户惊剥啄。

故人竹叶舟,岁晚梦漂泊。

自云饥所驱,岂不念丘壑。

经谊金华省,文采石渠阁。

平生百未试,墨绶嚇猿鹤。

取舍一熊掌,得丧两蜗角。

不嫌干进钝,俯仰无愧怍。

低回簿书丛,万卷无处著。

惜哉小举袖,负此不龟药。

颇闻江皋县,讼简民气乐。

政成松竹林,诂训缉家学。

乃翁力菑畬,待子收播穫。

三年此书出,众说眇萤爝。

持归许窥观,慰我久离索。

今朝云泼墨,霰雨纵横落。

樯竿挽不住,帆峭北风恶。

难忘昆弟语,易散清夜酌。

匆匆别知赋,掩涕倚郛郭。

形式: 古风

翻译

雪花飘忽不定,春天来临就连续下三次。
冰柱冻结不化,离地面仅一握之距。
东风畏惧严寒,不敢打破梅花的苞蕾。
养蚕的员峤山已僵硬,哪里还顾及纥干雀的生死。
万条小路空无一人,敲门声惊动了寂静。
老朋友乘竹叶舟,年末梦中漂泊不定。
他说饥饿驱使他,难道不怀念山林生活。
在金华省研读经典,在石渠阁展示文采。
一生未能施展抱负,只做个小官让猿鹤惊吓。
取舍如同选择熊掌,得失如同蜗牛角斗。
我不怕进言缓慢,行事坦荡无愧。
忙于文书事务,千卷书无处安放。
可惜啊,微小的举动,辜负了不朽的良药。
听说江皋县,诉讼稀少,百姓安宁。
政绩斐然如松竹林,教育严谨传承家学。
你的父亲耕耘田地,期待你收获成果。
这部书三年完成,但观点微弱如萤火虫之光。
允许我带回去阅读,慰藉我长久的孤独。
今日乌云如泼墨,雨点纷飞如霰。
船帆被强风吹得无法停靠,北风凛冽。
难以忘怀兄弟的交谈,清夜畅饮的时光已逝。
匆匆告别,含泪倚靠城郭,心中感慨万分。

注释

无时:不定时。
遂:于是。
握:手掌握住的距离。
梅萼:梅花的花苞。
员峤:古代神话中的山名。
纥干:古代北方部族名。
簿书:公文、账册。
不龟药:比喻长生不老药。
江皋:江边的高地。
政成:政事有成。
昆弟:兄弟。
郛郭:城郭。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范成大的《重送伯卿》,描绘了冬季雪花频繁降落,即使到了春天依然不断,反映出严寒的气候。诗人以“冰柱”、“东风畏奇寒”和“梅萼未破”等意象,展现了冬季景象的冷峻与坚韧。同时,诗中提到朋友因生活所迫而漂泊不定,但仍有学问和才华,却未能得到充分施展,只能在繁琐的公事中度过。诗人感叹友人的才华被埋没,也表达了对友人能够到一个治理清明、教育兴盛的地方任职的期待。最后,诗人以送别时的景色和心情作结,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离别的感伤。整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体现了范成大诗歌的特色。

收录诗词(2044)

范成大(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南宋诗人。谥文穆。从江西派入手,后学习中、晚唐诗,继承了白居易、王建、张籍等诗人新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终于自成一家。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诗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他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 字:致能
  • 号:称石湖居士
  • 籍贯:平江吴县(今江苏苏州)
  • 生卒年:1126-1193

相关古诗词

送唐彦博宰安丰兼寄呈淮西帅赵渭师郎中

唐子皦自鲜,水清石粼粼。

绣肠五车书,不鄙簿领尘。

黟山与桂岭,一笑二十春。

天涯会面难,岁晚情话真。

五管无贤侯,但有岚烟昏。

此岂功名场,往戍清淮滨。

北门诗书帅,平生吾故人。

问讯今何如,凌烟上星辰。

为言落南客,病作寒螀呻。

飘飘北归梦,夜绕吴淞云。

形式: 古风

送徐叔智运使奉祠归吴中

手种湖边花百亩,东风日夜催归去。

当年辛苦种花时,不道白头犹未归。

君如肯过城南陌,但向水云红处觅。

烦呼猿鹤问平安,当有畦丁解看客。

我今江船亦欲东,楫迎枫桥成两翁。

压枝万朵虽过尽,尚及巢龟莲叶中。

形式: 古风

送通守林彦强寺丞还朝

雁荡之山天下无,奔岸绝壑不可图。

地灵境秀有人物,新安府丞今第一。

纷纶草木变暄寒,竹节松心故凛然。

穷山薄宦我无恨,识公大胜荆州韩。

梅风涨溪绿如酒,晓插樯乌上南斗。

只今广厦论唐虞,斟酌正须医国手。

秀眉津津双颊丹,想看鸣佩翔九关。

诸公倘欲持公议,莫遣此贤思故山。

形式: 古风

送通守赵积中朝议请祠归天台

城头千峰青绕屋,城下滩流三百曲。

谁云偪仄复偪仄,尚有高轩肯来辱。

红梅花下两芳春,春风惠和如主人。

抢攘尘土簿书里,见此缫籍天球温。

厚禄故人车结辙,掉头独泛清溪月。

不从世外得超然,世间谁肯如公决。

生平我亦一沙鸥,苇白芦黄今正秋。

送公使我归思动,破烟冲雨忆扁舟。

明年想见东山起,我亦煎茶石桥水。

道逢蓑笠把渔竿,即是马曹狂掾史。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