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毕仲游所作的《从军还京赠罗适正之奉议》。诗中表达了诗人从军归来后与老友重逢的感慨,以及对时光流逝、年华易老的深深忧虑。
首句“一别书浑废”,描绘了长时间离别后,书信交流的中断,暗示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和长时间的分离。接着,“相逢老可嗟”一句,表达了重逢时对老友年华逝去的惋惜之情,体现了深厚的友情和对时间无情流逝的感慨。
“免为边地鬼,还宿故人家”两句,既是对过去军旅生涯的回顾,也是对未来生活的期许。诗人庆幸自己没有成为边疆战场上的亡魂,而是回到了熟悉的故乡,表达了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对家的眷恋。
“塞路风霜恶,京尘岁月赊”描绘了从军途中的艰苦环境和漫长岁月,同时也暗含了对京城繁华与喧嚣的反思,以及对过往岁月的追忆。这两句通过对比,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社会、过去与现在的深刻思考。
最后,“衰颜不重少,儿戏炼丹砂”表达了诗人对青春不再的无奈和对虚度光阴的自责。他意识到,如同炼丹砂无法重现青春,过去的时光也无法挽回,流露出一种对生命短暂和时光易逝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通过对个人经历和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友情、时光、生活态度的深刻思考,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和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