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代诗人陆深的《宿龟峰》描绘了作者在龟峰寺过夜时的所见所感。首句“一宿龟峰寺”,点出诗人住宿的地点,表达出对此次登山之行的期待与虔诚。接下来的“登临愿不虚”则表达了诗人期望这次登高能有所收获,不虚此行的愿望。
“岩花僧定后”描绘了僧侣们在禅定之后,寺庙周围的岩石上点缀着零星的野花,营造出宁静的氛围。而“山果客来初”则写出了旅人刚到时发现新鲜山果的情景,增添了自然的生机和活力。
“峭壁时亏蔽,孤云递卷舒”两句,通过描绘峭壁间光影的变化和孤云的飘动,展现了山势的险峻和天空的开阔,富有动态美。最后,“愧无康乐手,疑有子长书”以典故收尾,诗人自谦没有像谢灵运(康乐)那样的文采,却仿佛看到了类似司马迁(子长)笔下的壮丽景色,流露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自己文学才能的谦逊。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将山水之美与僧侣生活的宁静以及个人的情感融为一体,展现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文学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