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其三)

中谷有道士,颜色常鲜好。

被以松柏叶,啖以灵药草。

守气存谷神,后天可难老。

授我鸿素书,相期青云表。

众人不尽闻,安能不枯槁。

神农遗世经,谷食烝民宝。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居在深谷中的道士,他的外貌常保青春,身披松柏树叶,以灵药为食,注重修炼内丹,保持元气,遵循自然法则,以此达到延缓衰老的效果。他传授给我一本重要的书籍,期望我们在精神上能达到青云之志。然而,这种超凡的生活方式并非世人皆知,若非如此,恐怕难以避免生命的衰败。诗人借题表达了对道家养生理念的推崇,同时也暗示了世俗之人难以抗拒岁月流逝的现实。整体上,这首诗充满了对长生不老和超脱尘世的向往。

收录诗词(686)

祝允明(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因右手有六指,自号“枝指生”,又署枝山老樵、枝指山人等。汉族。他家学渊源,能诗文,工书法,特别是其狂草颇受世人赞誉,流传有“唐伯虎的画,祝枝山的字”之说。祝枝山所书写的“六体书诗赋卷”、“草书杜甫诗卷”、“古诗十九首”、“草书唐人诗卷”及“草书诗翰卷”等都是传世墨迹的精品。并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齐名,明历称其为“吴中四才子”之一。由于与唐寅遭际与共,情性相投,民间流传着两人的种种趣事

  • 号:枝山
  • 籍贯:长洲(今江苏苏州)
  • 生卒年:1460—1527

相关古诗词

诗(其四)

物生天地中,万形同一钧。

小大各自齐,聚散常相因。

高岸忽为谷,沧海亦飞尘。

弱质非金石,谁能独久存。

生世六七十,永者仅百年。

相去几何许,等死焉足论。

仙人庄子休,为君颇开陈。

形式: 古风

诗(其五)

夭夭南国子,声伎妙入神。

审音类子野,歌舞倾都闉。

城邑不足留,引领奉韶钧。

浮云翳广路,且与闾里亲。

倡家日还往,哇淫累其真。

简兮前上处,谓言不足珍。

乐府久隔绝,繫籍犹相因。

啸歌且自乐,亦以共嘉宾。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杂诗

凤凰执圣符,有道乃来仪。

白鹤抱仙姿,俗士每豢之。

栖啄非梧竹,腥秽苟羁縻。

鸢戾与鹰挚,性在哺雏雌。

翩翩遵渚雁,噭噭鸣声悲。

青冥一举翼,万里乃通岐。

洁食荻中粟,渴饮清川湄。

孤翔无乱偶,高风羞诡随。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述行言情诗(其一)

昔受皇灵命,结此轩奇姿。

一从辞铏璞,雅负遂参差。

英光没腾越,皓素变为缁。

兹辰起遥想,椎凿倘还施。

但恐时日促,璋琥竟无期。

乃知万物贵,治琢当及时。

形式: 古风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