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入松.题王叔明听松图

乱山深处有人家。细路欹斜。

长松万树围茅屋,响寒涛、天际青霞。

曲涧平铺略约,飞泉高挂檐牙。幽人肥遁厌烦哗。

云水生涯。携筇来有谈经客,露疏窗、萝薜周遮。

陋室居之何陋,满堂金玉无加。

形式: 词牌: 风入松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深山中隐居生活的宁静画卷。首句“乱山深处有人家”,以“乱”字开篇,既显山势之险峻,又暗示了隐居环境的幽僻。接着,“细路欹斜”描绘了通往这户人家的小径蜿蜒曲折,充满挑战与探索的乐趣。

“长松万树围茅屋,响寒涛、天际青霞。”松林环绕,茅屋静立,寒涛声与天边的青霞相映成趣,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自然之美。曲涧平铺略约,飞泉高挂檐牙,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静谧与灵动并存。

“幽人肥遁厌烦哗,云水生涯。”“幽人”指隐居者,他们远离尘嚣,厌倦了世俗的喧闹,选择了与云水为伴的生活方式。这一句表达了隐士追求心灵自由与自然和谐的愿望。

“携筇来有谈经客,露疏窗、萝薜周遮。”“谈经客”指的是来访的智者或学者,他们与隐居者交流思想,探讨学问,共同享受着云水生涯的宁静与智慧的碰撞。而“露疏窗、萝薜周遮”则描绘了访客与主人交流时的环境,窗户上露珠闪烁,四周被藤蔓覆盖,充满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融。

“陋室居之何陋,满堂金玉无加。”最后两句是对隐居生活的高度评价。即使居住在简陋的屋舍中,内心充实,精神富足,这样的生活远胜于物质上的奢华。诗人通过对比,强调了精神追求与内在世界的丰富性,是对隐逸生活的深刻赞美和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深山隐居的宁静与美好,表达了对自然与精神自由的向往,以及对简朴生活的深刻理解与赞赏。

收录诗词(364)

顾太清(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名春。原姓西林觉罗氏。嫁为贝勒奕绘的侧福晋。她为现代文学界公认为“清代第一女词人”。晚年以道号“云槎外史”之名著作小说《红楼梦影》,成为中国小说史上第一位女性小说家。其文采见识,非同凡响,因而八旗论词,有“男中成容若(纳兰性德),女中太清春()”之语[1]。   不仅才华绝世,而且生得清秀,身量适中,温婉贤淑。令奕绘钟情十分。虽为侧福晋一生却诞育了四子三女,其中几位儿子都有很大作为

  • 字:梅仙
  • 籍贯:满洲镶蓝旗
  • 生卒年:1799-1876

相关古诗词

凌波曲.孙媖如女士嘱题吹笛仕女团扇

西风露零。高楼笛声。无端吹起离情。落梧桐叶轻。

三更四更。云窗未扃。小蟾斜影分明。挂栏干正平。

形式: 词牌: 醉太平

东风齐著力.水波,得平字

燕子来时,回塘向暖,野水烟生。

刚胜弱絮,初泛落花轻。

漫漫垂杨曲沼,才添了、几点浮萍。

鱼苗长,生机浩荡,恰趁新晴。雾縠太轻盈。

波细细、参差碧浪纵横。遥天倒影,渺渺动柔清。

好是东风消息,吹不定、似皱还平。

天涯路,一篙新涨,万里春程。

形式: 词牌: 东风齐著力

广寒秋.九月十九过天仙庵,同福真老尼茶话

禅房寂静,苍苔浓厚,冷淡斜阳阴里。

去年曾到又重来,正幽径、黄花开矣。

冷风轻扬,旃檀香霭,悦可众心欢喜。

一杯清茗话西窗,渐薄暮、钟声初起。

形式: 词牌: 鹊桥仙

金缕曲.送纫兰妹往大梁

三载交情重。竟难留、买舟南去,北风初动。

行李萧萧天气冷,落叶黄花相送。

正河水、冰澌将冻。

满载异书千万卷,有斯冰、小印随妆笼。

千里路,全家共。年来送客愁相踵。

要相逢、都门汴水,与君同梦。

此后平安书屡寄,慰我愁怀种种。

洒清泪、离觞互捧。

聚散本来无定数,古阳关、不忍当筵弄。

金缕曲,为君诵。

形式: 词牌: 贺新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