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名为《北来诗稿第六章(其一)》,作者是清朝末年至近代初的朱青长。诗中通过描绘神霄年间的人物命运,展现了复杂的历史情境和个人际遇。
首句“神霄年命大难知”,暗示了主人公命运的神秘莫测和难以预料,暗示着人生的无常。接着,“头白升天岁已迟”表达了主人公年纪已高,实现理想或愿望的时间似乎已经不多,流露出一种时不我待的紧迫感。
“六诏烽烟环甲会”描绘了一幅战争画面,可能指的是云南地区的多民族冲突,而“九游摇动散兵旗”则进一步渲染了战事的混乱与动荡。这两句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
“祸成火井当天子”一句,将战火比喻为火井,直接指向最高统治者,暗示着国家的灾难可能源于宫廷内部。而“误到文章贬国师”则揭示了主人公因为文字狱而遭受贬谪的命运,体现了文人墨客在那个时代的不幸遭遇。
最后两句,“自起匡郎本无碍,过劳张许构鸿词”,“匡郎”可能是主人公的自谦或他人对他的称呼,表示他本无意引起纷争;然而,过度劳累和无辜卷入他人阴谋,导致了他撰写宏图大业(鸿词)的艰难处境。整首诗寓言性强,借历史人物的命运,揭示了世事变迁和个体命运的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