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寒拾长廊开口笑,璧琳古寺倚松吟。
八风淩谇不到处,九逝蹉跎馀此心。
同难故人皆丧逝,积年蓄念费消沉。
夜来月色清如水,照我绳床百感侵。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沉而宁静的画面。首句“寒拾长廊开口笑”,以寒风中长廊上的笑声开篇,可能暗示诗人身处冷寂环境,却依然保持着乐观的心态。接着,“璧琳古寺倚松吟”描绘了古寺中的松树与僧侣低声吟唱,营造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氛围。
“八风淩谇不到处”中的“八风”象征世间各种烦恼和困扰,而“不到处”则表示这里是一片清净之地,不受外界纷扰。“九逝蹉跎馀此心”表达了诗人历经世事变迁,仍然坚守内心的情感,流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同难故人皆丧逝”表达了对故友离世的哀痛,以及对共同经历困难岁月的怀念。“积年蓄念费消沉”则揭示了诗人多年来的思念之情,使他深陷于沉思和忧郁之中。
最后一句“夜来月色清如水,照我绳床百感侵”以月光的清澈比喻诗人内心的纯净,同时透露出百感交集的情绪,月光洒在简陋的绳床上,更显孤独与寂寥。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通过自然景象和人生哲理的交织,展现了诗人对世事变迁和个人命运的深刻反思。
不详
诗人。复志、焦庵,家藏元代吴镇所画《苍虬图》,因以名阁,自称苍虬居士,状元陈沆曾孙。光绪二十九年进士,官至都察院广东监察御史,入民国,筑室杭州小南湖,以遗老自居,后曾参与张勋复辟、伪满组织等。书学苏东坡,画学宋元人。其诗工写景,能自造境界,是近代宋派诗的后起名家,与陈三立、陈衍齐名,时称海内三陈
荆公六艺冠群伦,鼎足清风如贱贫。
直以仔肩付天地,最难遇合极君臣。
论评世远犹难定,宗社根披遂不振。
间气高文容可遇,从来晓事几何人。
学道原知万事轻,无心宁复起心兵。
花时啼鸟非常乐,雨后晴窗分外明。
半上帘钩悬海色,小安茶鼎引松声。
眼前已是羲皇世,只要先生了死生。
了无风雨负重阳,剩有清愁染鬓霜。
心著遥天云不散,秋高穷塞气先凉。
但教寄语称无恙,便抵相看对举觞。
人事茫茫信抟控,何时真似雁成行。
光影徘徊别汉宫,胡沙万里入春风。
丰容绝世身难赎,一顾惊天遇未穷。
沥血苌弘空化碧,蔽谗正则枉怀忠。
贞臣正色蒙知少,欺隐何须怨画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