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清代诗人孙致弥的《江行杂诗三首(其一)》描绘了一幅江上行舟的夜晚景象。首句“一舸淹晨夕”写舟行时间之长,从清晨到傍晚,显示出旅程的艰辛与漫长。次句“平沙舣落曛”则描绘了舟船停泊在夕阳余晖中的沙滩,营造出宁静而略带寂寥的氛围。
接下来,“江潮晴涌月”描绘了江面在晴朗的夜晚,潮水随着月光起伏,画面生动而富有动态感。而“山火夜烧云”则以奇特的意象,将山间篝火的光亮比喻为燃烧的云彩,增添了神秘和壮丽的色彩。
“黑想蛟涎出,腥愁虎气闻”两句通过想象,暗示了江中可能存在的危险生物,蛟龙的涎液和虎的气息,既增添了神秘感,也流露出旅人的不安与警惕。
最后一句“明朝牵百丈,回首白鸥群”,预示着明天的行程将继续,诗人回首望去,只见一群白鸥飞翔,象征着自由与孤独,也暗示了旅途的终点和归宿。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江行的艰辛与美景,寓含哲理,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与对未知的探索。